但在这些送别诗中,都有着李白一向的光鲜形象,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总体来说是豪迈洒脱的。而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江夏别宋之悌》,却是李白罕见的一首以悲哀沉郁作结的送别诗。且李白在诗中明确表明了自己为了好友而堕泪不止。
《江夏别宋之悌》是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4年),李白好友宋之悌被贬交趾(今越南河内),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分别时,李白写下了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这首诗大开大合,跳跃跌宕,具有测之无端、玩之无尽之妙。下面我们便来详细看看李白的这首《江夏别宋之悌》: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首联“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意思是说,楚地之水清澈见底,遥遥地与碧色的大海相通。这里的“空”字,是解释楚水的澄澈。“楚水”,指李白所在之地江夏。“碧海”,暗示其好友宋之悌将要前往的地方交趾。而李白在这里说“楚水”与“碧海”相通,则大有“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的深意。
颔联“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既点出题意,又抒发出了离去之情怀。只不过这里不言悲,而是言兴。意思是说,你我将远别于千里之外,兴致却同在面前这杯酒之中。单从这两句来看,它保留了李白一向的豪放洒脱派头。虽然人会将在千里之外,但交谊却尽在这杯酒之中。
颈联“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陪衬离去的氛围,以及李白的依依惜别之情。它的意思是说,谷鸟在晴天里一直地鸣叫,江岸边的猿猴却在傍晚不断地哀号。前一句言明送别时的景象,因此美景衬托伤情。而后一句,则通过江猿的啸声,来表达悲哀之情,即对朋侪的不舍。
尾联“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则是李白情绪的爆发。即我生平之中从没有流眼泪,现在在这里却堕泪不止。虽然李白那个时候还年轻,但是也经历了一些人生坎坷。这里或许有对好友生平仕途闻达而老境却凄凉的隐喻,从而引发了他自己的壮志难酬之感慨。
但从后来他儿子宋若思在浔阳还帮李白脱狱而奔忙洗冤来看,可见李白与宋之悌交情很深,这里也深切地表达了李白对好友以垂暮之年远谪交趾的同情。总的来说,李白这首诗,可以说是他写下的人生最悲哀的送别诗,从末了两句“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便可见一斑。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