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欣赏,以是

岁月在思念里度过,容颜在岁月里苍老。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闪动》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闪动,鬓云欲度喷鼻香腮雪。

十首唯美怀人诗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女子晨起梳洗和妆成后的情态。

乌黑的鬓发掠过她的面庞。

女子穿着再华美,却依然在看到金鹧鸪的那一刻触动了苦处,这般华美的生活,却是孤独寂寞的。

《望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以空灵疏荡之笔描写了一位望夫归来的女子。
女子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江楼眺望。
可是,无数的船只过去了,当夕阳照在江面上时,女子的伤心到达了极点。

等待真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去之愁,在妖冶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
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
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当青春都耗在了等待中,多么令民气碎。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置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游子离家,在天涯何处?路途坎坷弯曲,难以会面。
而且,战役频发,我们虽是生离,却一如去世别。

我就这样思念着你,一每天的过去,思念使我瘦削,转眼又到了年终。
你再不回来,我恐就老去了。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宋·晏几道

曲阑干外天如水。
昨夜还曾倚。

初将明月比佳期。

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喷鼻香在。
旧意谁教改。

一春离恨

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栏干曲曲弯弯天色如水湛蓝,昨晚我也曾在这里凭依栏杆。
人们都是把明月比作那佳期,认为月满之时人也就会团圆、我会在这里倚栏愿望盼你归来。

绫罗的衣服虽已坏喷鼻香气还在,又是谁让游子把初衷来改变。
一春以来因离愁别恨《贺新郎》

宋·苏轼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

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安谧的夏日午后,如花似玉的美人沐浴后趁凉入睡,又被风吹竹声惊醒。
伊人不雅观赏石榴花,惜花怜人,情丝绸缪,对花落泪,相思断肠。

“华屋”,“晚凉”,“弄扇”,都是映衬和暗示美人的空虚寂寞和叹惋怅恨之情。

《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

宋·陆游

宝钗楼上妆梳晚,

闲拨沈烟。
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

弹泪花前。
愁入东风十四弦。

这首春愁词,着意写人。
装扮慵晚,《一剪梅·红藕喷鼻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喷鼻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肃清。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婚后不久,赵明诚外出求学,独清闲家的李清照思念丈夫的心情绵绵不绝。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
我们两个人呀,患着一样的相思,却两地分离,牵动着各自的忧闷。
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解,刚刚离开了微蹙的眉梢,却又模糊地涌上了心头。

《子夜吴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外子罢远征?

长安城上一片明月,千家万户都传来阵阵的捣衣之声。
秋风吹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思念之情。
何日才能扫平胡虏,夫君从此不再远征?

《春闺思》

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城墙边依依细柳,小路旁青青嫩桑。
提着篮忘了采叶,昨夜又梦到渔阳。

这首诗描写征人妻子在春天里思念丈夫的心情,开头牢牢扣住一个”春“字来写,展现了一派郊野的春光;后两句从写景转为写人,刻画女主人公的特写形象。

全诗虽篇幅短小,但构思新巧,剪裁精工,场景选择范例,人物刻画生动,语约意远,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