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着花,免撩蜂与蝶。
注释:攒:积聚。
自话译文:竹子的茎一节连一节,竹子的千枝万叶簇拥在一块儿。我自己不去着花,免得撩拨蜜蜂和蝴蝶缠绕不休。
作品简析:《竹》是清代画家、文学家郑燮所著的五言诗之一。全诗以竹喻人,传达墨客淡泊名利、追求高洁的人生哲学。墨客以竹子为意象,捉住它一样平常不着花(竹子着花后会成片枯去世)的特点,形象地阐发其立身处世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是一种生命感悟。不媚俗、不张扬、不出风头、不哗众取宠,秉持一种定力,以贞洁自守。纵然歪风邪气吹过来,碰着“蜂蝶”的围攻,由于自己正气凛然、刚毅自持,也能够不为所动,予以有效地抵御。人出人头地崭露锋芒之后,常会引来诸般滋扰。这里突出强调了主不雅观成分的浸染,是富有积极意义的。古人惯于在竹子上做文章,有的吟咏它直干凌空的气势,有的讴歌它中空外直的风格,有的写它的云水襟怀和清森气度。可是郑板桥却别具怀抱,从它的只叶不花、免招蜂蝶方面加以品题,顿觉生面新开出奇制胜。
作者简介:郑燮(1693 年至 1765 年)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师长西席。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 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字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有《板桥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