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永生

歇后语大都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口语的结晶。
它虽然周身散发着泥土气息,却又处处闪耀着聪慧的光芒。
歇后语如果引用得当,常能起到冲破尬尴、调节感情、悄然讥讽、引出哲理等多种措辞效果。
歇后语用大家熟知的故事、人物、事物作材料,通过谐音、别解、引申、转述、望文生义等办法,抒发当事人的见地,一语既出,风趣无比,常能急速引起哄堂大笑。
以是,歇后语也是小品、相声、快板等语音类节目的主要作料。

由于歇后语来自民间,以是它又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其突出表现是措辞的方言性和故事的本土化。
下面几则歇后语,便是我们林州的土特产。

苏家坪上失落了火了——尽在嘴上闹张哩

林州方言歇后语故事五则你听过哪几个

苏家坪是合涧镇河西村落的一个小自然村落,距合(涧)嘴(上)公路的终点站嘴上村落更近。
苏家坪村落小人少,一旦村落上头失落火,自然只有嘴上村落能去援救。
“苏家坪上失落了火了——尽在嘴上闹张哩”这条歇后语,很奥妙地利用了当地的两个村落名,用来刻画那些好吃

辛安家戴耳暖儿——一贯气儿哩

辛安村落是合涧镇的一个行政村落。
旧社会妇女时兴裹脚,脚越小越好。
传说这村落有个青年娶了个小脚妇女,新婚之夜闹罢洞房准备入睡,新郎官却端详着新娘子的一双小脚玩味起来。
脚小,鞋自然就小。
新郎官一手拿一只,嘴里惊叹着:“这真跟耳暖儿一样!
”说着便情不自禁地扣到了耳朵上,然后摘下来再端详,再惊叹,再扣上。
新娘子开先还强忍着不笑,后来见丈夫没完没了的,实在憋不住了,就说:“你瞧你就一贯气儿哩!
”夫妻洞房玩笑,不知窗外有人偷听,随后一传十,十传百,传得林县人都知道了,便成了一句著名的歇后语。

二买呦拾骨谶——没一根出奇的

传说某村落有个人取名“买德”,因排行老二,大家便习气叫他“二买呦”。
“二买”生就个稀溜货,在村落上敢跟任何人开玩笑,还常拿自己开涮。
由于天花乱坠,直来直去,便闹出不少笑话。
有天家里移坟,他们兄弟请了邻居和族人帮忙开墓拣拾先人遗骨。
挖开墓道一看,不仅棺木早已糜烂,骷髅、身骨也已变质。
“二买”一见,顺嘴说道:“真是没一根出奇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事后,人们添油加醋,就使这句话演化成了林州的一句歇后语:“二买呦拾骨谶——没一根出奇的!
”用这句歇后语来比喻那些流里流气不务正业的人,那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王保选模范——就咱都吧

有些歇后语没法道出主人公的真名实姓,这条歇后语却不在此列。

王保,任村落镇卢家拐村落第二村落民小组的一个普通农人。
卢家拐村落庄不大,分了三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常常下地的也就只有八九个男劳力,妇女很少出工。
每年年底,生产队里自然都要评比模范,参加评模会的自然也还是常常下地的这些人。
那时候人都讲觉悟,不像现在的人敢于堂堂皇皇地争名誉闹地位——一说评比模范,大家每每一声不响。
这时王保同道说话了:“评吧评吧,反正也便是咱都。
”大家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
就这样,一个小村落落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一句大实话,就成了林州市一句极有用场的歇后语:“王保选模范——就咱都吧。

山江拜天地——就或没多哩弄过这

山江什么姓氏,家住哪乡哪村落,有待进一步考证。
但山江是个大龄青年,这却错不了。
他由于疑惑自己要一辈子打王老五骗子了,便故意无意地躲避别人的婚礼,结果竟连拜天地的过程也不清楚。
虽然错过了却婚的最佳年事,但枯木逢春,到三十出头的时候,山江竟然交上了桃花运。
临到拜天地,贰心里发憷,嘴里一直地唠叨:“咋办哩,以前就或没有多哩弄过这。
”喜事办完了,这话也一阵风似的传开了,末了竟成了一句歇后语:“山江拜天地——就或没多哩弄过这!

当碰着办错了事,或碰到不熟习的情形,用这句歇后语来自嘲,效果肯定错不了。

朋友,看了上面的几个歇后语故事,大概也勾起了你对歇后语的兴趣和思考吧?俗话说,处处把稳皆学问。
实在,只要置身百姓之中,把稳群众措辞,便随时可以挖掘到十分鲜活的东西,当然也包括那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地方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