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读者的印象里里,李白的诗歌都比较短小精悍,字数多的也无外乎《将进酒》《蜀道难》这种,比起白居易洋洋洒洒近千字的《长恨歌》实在是不值一提,难道李白只善于写短诗?实在不然,李白存世的诗歌中也有篇幅很长的诗歌,个中最长的一首当属自传体长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看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是一脸懵,不过这首诗中的经典诗句实在很多人都曾读到过。像“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神仙抚我顶,结发受永生”,这两句在很多仙侠小说中都有,可谓是被人借用“烂了”。不过这并不是这首诗中最出名的诗句,这首诗中最出名的诗句当属“净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还出身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针言“出水芙蓉”,一样平常被人们用来形容朴实纯洁的美女。但李白发明这个针言本意到底是什么?真的是来形容美女吗?
在《诗词大会》中就曾考过这个针言,当时的问题是:
针言“出水芙蓉”最早用来形容什么?
A.美女 B.诗歌 C.绘画
这道题当时百人团有近一半的人答错,他们都选择了答案A。实在选择A也是能够理解的,毕竟这个词在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大多都是用来形容美女。朱自清师长西席的《荷塘月色》有一句形容荷花的句子“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芙蓉本便是荷花的别称,朱自清师长西席将芙蓉比作“出水美人”,那么用“出水芙蓉”来形容美女彷佛也是顺理成章。那么选择A彷佛没什么毛病。但这么理解真的是大家都想多了。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这道题问的是“出水芙蓉”最早是用来形容什么的,以是我们首先要明确它的出处,它正是出自李白的这首长诗。其次,我们要理解在李白诗中,这个针言到底是用来形容什么的。这首诗比较长,我们截取能够解释这个针言的段落,一起来看一看: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净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几句的意思是:浏览你在荆山的大作,险些可以和江淹鲍照的文笔相媲美。就像出净水的芙蓉花,有大自然天然去雕饰。
不须要理解太多,只须要读懂“出水芙蓉”前两句,我们就可以知道,李白的“净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便是用来形容诗歌的,如果只是大略地按照当代意思来理解,那真的是低估了李白的想象力。以是诗词大会上考到的这道题该当选择答案B。
实在通过这道题答错的人这么多,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很多人在平时利用一些古代诗句的时候,都只知道它的当代意,对付原来的意思实在理解并不多。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实在并不鲜见。就像杜甫在《赠花卿》中写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次闻”,当代很多人都拿这句诗来形容某人唱歌好听,但实际上这句诗的本意是讽刺当时的将军花敬定,僭越利用只有皇室才能利用的音乐。还有俚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现在被那些自私自利的人作为解脱的借口,但它的本意中“为”实在是“修为”意思,整句话的精确理解该当:人倘若不修为自己,连天地都会诛灭他。
可能很多朋友都会说,现在这些诗句或者词语被授予了新的意思,我就按照新的意思去利用它们难道弗成吗?这当然是没问题的,毕竟在流传过程中大家也都认可新的意思,算得上是约定俗成。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抛却忽略它们本来意思的情由。虽然对付大多数人来说理解它们的本意并没有太大用途,但是对付另一些人来说却是很主要,就像对付学生,万一他们在主要的考试中碰着,这又会对他们造成若何的影响呢?
以是,我始终认为,对付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接管它们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变革,但是对付它们本来代表的东西我们也该当有一定的理解。对此大家有什么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