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元后乐

唐代:薛逢

莫奏开元旧乐章,乐中歌曲断人肠。

邠王玉笛三更咽,虢国金车十里喷鼻香。

冷门且优美的诗词第二弹半肩风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

一自犬戎生蓟北,便从征战老汾阳。

中原骏马搜求尽,沙苑年来草又芳。

此诗从开元乐写起,引出了唐王朝由胜转衰、安史之祸的缘由,从一个侧面戳穿了战役频年造成的悲惨现状。
全诗以不见行踪的“悲愤”二字为宗,勾连各句,将跳跃幅度极大的四联诗融为一有机整体,表现出较为深厚的艺术功力。

2、王孙游

南北朝:谢朓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谢眺有一些小诗,带着南朝民歌气息,措辞精练,情味隽永。
《王孙游》便是这样一首小诗。
其“母题”出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也便是说墨客的创作灵感或自《楚辞》,而所写的内容完备是现实生活中的感想熏染。
这是一首思妇诗,写一个妇女独守青春的苦闷。

3、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宋代: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昔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涯常回顾,从此频书慰断肠。

这首诗表现出黄庭坚在化用典故针言上的深厚功力。
他用典繁富,但经由磨炼熔铸,却显得浑成无迹;正所谓水中着盐,食而方知其味。
由于善用典故、点化针言,大大丰富了诗句的内涵,触发了层层的遐想,以是这首诗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4、云居山咏二首

明代:常慧

半肩风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

刚出岭头三五步,浑身都被乱云埋。

经行仿佛近诸天,月上山衔半缺圆。

听得上方相对话,星辰莫阂五峰巅。

慧公享年八十七岁,个中一半以上韶光定居于云居山,留下了许多描写其禅修体会和日常生活的诗文。
尤其是他的诗写得夷易朴实,清新流利。
不讲深奥繁复的道理,不用偏僻艰深的术语。
如对友面,如叙家常。
这两首七言绝句,一写砍柴归家的见闻感想熏染,一写闲步山头的体会感想。
诗写得很活泼,很有情趣。

5、清平乐·朱颜渐老

元代:白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东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
恋达成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墨客不仅以社会人生为背景,透视人生的代价与应有的归宿;而且以宇宙万物为参照,估量生命本体的存在——不过是一个稍纵即逝的过程。
这大概便是这首小词令人回味咀嚼不已的紧张缘故原由。

6、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代: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此诗通过描述墨客与裴郎中同时被贬吉州,在两人分开途中所见的景物,表达了墨客对朋侪依依不舍的深情,又抒发了墨客对世俗的感叹。
全诗写景抒怀,清新自然。

7、杨柳枝·秋夜喷鼻香闺思寂寥

五代:顾夐

秋夜喷鼻香闺思寂寥,漏迢迢。
鸳帷罗幌麝烟销,烛光摇。

正忆玉郎游荡去,无寻处。
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

这首词打破了花间词醉心描摹形状身态的陋习,着意渲染主人公耳闻目见的景物,来突出“她”的生理感想熏染。
在这里,作者不在是一个轻薄无聊的察看犹豫者,而是设身处地的在为主人公抒发哀怨,读来也便使人以为如身临其境之感,无疑,这就很自然增强了艺术传染力。

8、浪淘沙

宋代:欧阳修

今日北池游。
漾漾轻舟。
波光潋滟柳条柔。
如此春来春又去,白了人头。

好妓好歌喉。
不醉难休。
劝君满满酌金瓯。
纵使花时常病酒,也是风骚。

庆历五年(1045)三月,新政主将范仲淹和韩琦解职,庆历新政失落败。
词人于当年正月权知河北真定府,后又由于范、韩辩解于八月再贬滁州。
此时的词人空有满腔激情亲切空想,齐心专心为国却受压抑排挤,因此,这看似豪迈放逸之词中,实饱含着无数心伤和苦涩,读起来沉重伤感。

9、初秋行圃

宋代: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阁下却不声。

墨客写落日催暮蝉,蝉鸣声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写了闻蝉寻声,蝉儿闭口的环境,整首诗普通易懂、真切真切、意见意义横生。
虽是即景写景,却亦具有一番清新新奇的情趣。

10、浣溪沙·粉上依罕有泪痕

唐代:薛昭蕴

粉上依罕有泪痕,郡庭花落欲薄暮,远情深恨与谁论?

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

此词写闺中怀人。
又是落花满庭,夕阳斜照的时候了,而心上人却一去不归。
远情深恨,无人可诉说。
回忆起来,不觉愁思百结,令人销魂。
全词写得孤寂冷落。
词中蕴藉委婉地表露了离去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