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大家爱诗,上至天子、中至王公百官、举子士人、下至庶民歌姬,无不以诗相酬唱。
无不仰慕钦佩诗坛名家。
若是能得当世诗坛名家题一首诗,足以炫耀数日。
就连拦路抢劫的匪贼也爱诗,但凡抢到了墨客头上,便舍钱财而“抢诗”。

比如中唐墨客李涉,曾遇匪贼拦路抢劫,这些匪贼一听是著名的李涉,反而盗“抢”了他一首即兴所作的诗,便是下面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

井栏砂宿遇夜客

唐·李涉

暮雨潇潇江上村落,

诗人被强盗拦路即兴写了一首诗却成千古名篇

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

世上于今半是君。

李涉是中唐期间著名的墨客,因层做过太学博士,时人称之李博士。
在现在很多人看来,李涉其名颇有些陌生,但大家一定读过他的一句诗: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个千古名句便是出自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

上面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也是李涉的代表作,而且这首诗还是一首被匪贼抢劫时即兴所作。
李涉曾经宦游途经九江,夜间路遇匪贼拦路抢劫。
匪贼们听闻是大名鼎鼎的李涉,纷纭便的恭敬起来,说道:如果是李博士,那咱们可不用劫掠您。
不过久闻李博士诗名,希望能赏脸题一首诗!
于是李涉就即兴作了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充作了买路钱!

这首诗虽是即兴所作,但颇有些耐人寻味的诙谐诙谐,而于这诙谐之中又寓意着严明的社会现实,很是难能名贵。
诗中前两句写景叙事,写当前路遇绿林豪客之事。
一句“绿林豪客夜知闻”写出了自己诗名有名绿林的自喜,也带有对绿林豪客的欣赏。

后两句则即事抒发感慨:所谓“逃名姓”意为隐居不出之意,“他时不用逃名姓”表明自己本打算隐居,却见绿林都听过自己名声,看来不必在隐居“逃名姓”!
连面前的绿林豪客都听过自己,何况“世上于今半是君”!
世上半数百姓流落,叛逆不断,尽入绿林为盗了!

这脱口而出的一句“世上于今半是君”蕴含着墨客对时势的感慨,中唐内宦官外军阀,乱象已起。
纵然盗贼数量不多,但那些勾心斗角,结党相争的人比之盗贼更胜。
比较之下,面前的绿林豪客反而显得可爱朴实。

一首即兴之作,不仅讨得绿林匪贼的欢心,且蕴含深意,耐人寻味,喻讽刺于诙谐风趣之中,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听说匪贼们听了李涉即兴的诗,纷纭较好,还给李涉送去了牛肉和美酒,一起护送李涉渡江。
可见诗写得好,也是一门求生之道啊!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