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泊船瓜洲》,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就不仅以春意盎然的江熏风景、朴拙动人的思乡之情被人广为称道。还由于诗中的一个“绿”字,令人拍桌赞叹,惊艳了900多年,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讲究修辞炼字的一个范例。
南宋人洪迈在他的《容斋续笔》中,便记载了王安石炼字的一个详细经由。概括来说,便是这首诗中第三句“东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王安石前前后后从“到”字,到“过”字,再到“满”字,持续改了十几个字后,终极才定为“绿”字。那么,王安石这首诗中的“绿”字究竟有何惊艳之处呢?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它的意思是说,王安石站在瓜洲(今扬州南郊)渡口,放眼南望,京口(今江苏镇江)和瓜洲之间隔着一条长江,王安石所居住过的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就隐没在数座山峦的后面。
景祐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之后江宁便成了他的故乡。王安石第一次罢相,便是居住在江宁钟山。从这首诗的前两句来看,无论是“一水间”,还是“数重山”,都能看到王安石将自己与故乡的间隔,说得彷佛无比的近。但正好这样,才表示了王安石对钟山的留恋之深。
然后,我们再来看这首诗的名句“东风又绿江南岸”。意思是说,东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岸。单从意思来看,这句诗已然描述出了江岸俏丽的春色,以及寄托了墨客浩荡的情思。而这里的“绿”字,则有三处令人拍桌赞叹的地方。其一,东风是抽象的,用“绿”字则可以把看不见的东风变得形象详细,转换成为一种视觉效果。即东风吹拂,万物新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
其二,当时正值王安石第二次拜相。“绿”字所表示出来的活气盎然,恰好符合了墨客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且大自然的一片新绿,又象征着他的新法能够首创出新的局势。故用“绿”字表达,最奇妙,也最蕴藉。其三,变法的困难,在王安石第一次拜相时,就已经领略过了。如今再次实施,必定会遭遇更大的阻力,以是他的内心是抵牾的。这个“绿”字,又代表了钟山的绿,也就意味着他辞官归家的心愿。
末了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则是王安石辞官归家心愿的详细表示。意思是说,这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的家里呢?从这句诗可以看出,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借景抒怀,也寓情于景,将内心繁芜而抵牾的情绪,寄托在景物中,使这首诗富有情致,读来耐人寻味。
综不雅观王安石的这首诗,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我们既可以欣赏到色彩光鲜的无限春意,也可以体会出墨客心中的细腻情致。总的来说,这首经典诗作,只是个中一个“绿”字,便令人拍桌赞叹。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