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影》简介
作者:张潮,字山来,号心斋,仲子,安徽歙县人,生于清顺治八年(1650年)。张潮是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官至翰林院孔目。张潮著作等身,著名的作品包括《幽梦影》、《虞初新志》、《花影词》、《心斋聊复集》、《奚囊寸锦》、《心斋诗集》、《饮中八仙令》、《鹿葱花馆诗钞》等。张潮还曾刻印《檀几从书》、《昭代从书》(山帙、水帙、花帙、鸟帙、鱼帙、酒帙、书帙、御帙、数帙)等。
从明代后期到清代前期,是清言小品这种文体的黄金时期,产生了像屠隆的《婆罗馆清言》、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吕坤的《呻吟语》、洪应明的《菜根谭》等一大批精良之作。这类作品一样平常采取简洁的格言、警句、语录形式,表现哲理思考或生活情趣,在经传、史鉴、诗文之外别立一体。张潮所著《幽梦影》也是个中有代表性的作品。
《幽梦影》紧张着眼于以优雅的心胸、眼力去创造美的事物,可以说是求美的著作。书中没有强烈的、尖锐的批评,只有不失落风姿的冷嘲热讽。而这些不平、讽刺,其表现形式也都是温和的。《幽梦影》这样的书绝不是匕首投枪,而更像中药里的清凉散。为《幽梦影》作序的石庞说张潮此书“以风骚为道学,寓教养于诙谐”。
《幽梦影》内容丰富,有对文人骚客的琴棋字画、诗词雅章的体味,有对山光水色、花鸟虫鱼、风云雨露、俊林秀木大自然的赞颂,有对官场科第、庸俗的人情光滑油滑的讥讽,有对儒、释、道的堪破。
如“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臭腐蚀为神奇”句,至今仍为传咏,展示了民族传统文化不朽的生命力;
如“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句,道出了自然界物与物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密切关系,极富哲理;
如“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风趣友如阅传奇小说”句,诉说了良师良朋给自己带来的美好获益和享受;
如“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积善则不可不痴”句,表达了美好的意愿和追求;
如“傲骨不可无,傲心不可有。无傲骨则近于鄙夫,有傲心不得”句,表明了做人的气节和风骨等等,作者信笔拈来,字字珠玑,句句锦绣,撼人心胸,点石成金。
一、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译文】读经书适宜在冬天,由于冬天可专注驰骋的神思。读史籍适宜在夏天,由于夏天可以体味历史的悠久。读诸子著作适宜在秋日,由于秋日可以领会诸子精神的本色。读诗词文聚拢适在春天,由于春天可以显示出诗文的活气。
二、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译文】《诗》、《书》、《礼》、《易》、《春秋》等经书以及它们的经典注释之作,适宜一个人独自阅读,历史著作适宜与心腹好友共同阅读。
三、无善无恶是贤人,善多恶少是贤者,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有善无恶是仙佛,
【译文】既没有善也没有恶的人是具有极高道德的贤人,善多恶少的人是德行好才能高的贤者,善少恶多是平常的人,有恶无善是没有廉耻的小人,有善无恶是修行圆满的仙佛。
四、天下有一人心腹,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心腹,梅以和靖为心腹,竹以子猷为心腹,莲以濂溪为心腹,桃花以避秦人为心腹,杏以董奉为心腹,石以米颠为心腹,荔枝以太真为心腹,茶以卢仝、陆羽为心腹。喷鼻香草以灵均为心腹,莼鲈以季鹰为心腹,蕉以怀素为心腹,瓜以邵平为心腹,鸡以处宗为心腹,鹅以右军为心腹,鼓以祢衡为心腹,琵琶以明妃为心腹。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
【译文】天下能有一人成为心腹,就可以没有遗憾了。不但人是这样,万物也是如此。譬如菊花把陶渊明当作心腹,梅花把和靖当作心腹,翠竹把子猷当作心腹,莲花把濂溪当作心腹,桃花把避秦人当作心腹,杏树把董奉当作心腹,奇石把米蒂当作心腹,喷鼻香草把屈原当作心腹,莼羹鲈脍把张翰当作心腹,蕉叶把怀素当作心腹,瓜把邵平当作心腹,鸡把处宗当作心腹,琵琶把五昭君当作心腹。相互一旦成为心腹,便永久不更移。至于像泰山松与秦始皇,春秋鹤与卫懿公结缘,即是松、鹤的不幸。
五、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译文】鲜花不可以没有蝴蝶相伴,青山不可以没有涌泉穿流,石头不可以没有鲜苔点缀,池水不可以没有萍藻漂浮,乔木不可以没有藤萝缠绕,人不可以没有自己的癖好。
六、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谈友,重九须酌逸友。
【译文】上元节(正月十五)要与豪迈的朋友对饮;端午节(五月初五)要与俊秀的朋友对饮;七夕节(七月初七)要与善于诗文的朋友对饮;中秋节(八月十五)要与淡泊名利的朋友对饮;重阳节(玄月初九)要与隐逸场面的朋友对饮。
七、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
【译文】不雅观赏鲜花应有美人相陪伴,对明月畅饮应有通达诗文的朋友助兴,映照白雪应有高雅的君子作陪。
八、对渊博人,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风趣友,如阅传奇小说。
【译文】与知识渊博的朋侪相处,就像阅读奇特的书;与风情雅趣的朋侪相处,就像阅读名家的诗文;与生活严谨的朋侪相处,就像阅读圣贤的经典著作;与风趣诙谐的朋侪相处,就像阅读离奇怪异的小说。
九、楷书须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行书介乎二者之间,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正是佳处。
【译文】楷书写得要像文人,草书写得要像名将,行书则在二者之间,能像羊叔子那样不披铠甲、轻裘缓带去都督军事,才是最高境界。
十、人须求可入诗,物须求可入画。
【译文】人要只管即便使自己成为诗歌吟咏的工具;物要只管即便使自己成为画中描述的工具。
十一、少年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
【译文】青年人要有老年人那样成熟的思想和主见,老年人要有青年人那样明快进取的精神。
十二、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读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译文】少年的时候读书,像从缝隙中窥视玉轮;中年的时候读书,像于庭院中仰望玉轮;老年的时候读书,像在高台上不雅观赏月亮。这些便是凭着阅历的深浅,而决定从书中得到多少知识和见地。
十三、十岁为神童,二十三十为才子,四十五十为名臣,六十为神仙,可谓全人矣。
【译文】一个人如果十岁时成为聪明伶俐的神童,二三十岁时成为风骚洒脱的才子,四五十岁成为公道德高的重臣,六十岁时过着逍遥清闲的神仙生活,那可称得上十全十美的人了。
十四、武人不苟战,是为武中之文;文人不迂腐,是为文中之武。
【译文】武人不草率地从事战役,是武将中的文人;文人不迂腐,是文人中的武将。
十五、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译文】情绪一定要靠近痴迷才算是诚挚,才华一定要兼具情趣才开始靠近境界。
十六、著得一部新书,便是千秋大业;注得一部古书,允为万世宏功。
【译文】能够写作出一部新书,那是可以万古长青的大奇迹;能够表明出一部古书,也可以说是有益后代的大功劳。
十七、云映日而成霞,泉挂岩而成瀑,所托者异,而名亦因之。此友道之以是名贵也。
【译文】云被太阳映照变成彩霞,泉水因悬挂在山岩上变成瀑布,所依托的东西不同,它的名称也因此而不一样。这便是交友之道名贵的地方。
十八、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帝之石宜瘦,盆内之石宜巧。
【译文】梅枝边的石头该当古朴,松树下的石头该当粗糙,翠竹旁的石头该当仙瘦,盆景内的石头该当风雅。
十九、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
【译文】对待自己该当带有秋日的气候,待人处事该当带有春天的风貌。
二十、松下听琴,月下听萧,涧边听瀑布,山入耳梵呗,觉耳中别有不同。
【译文】松树下听琴声,月光下听箫声,山涧边听飞爆声,大山入耳僧人念经声,总以为耳边有特殊的感想熏染。
二十一、月下听禅,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月下对美人,情意益笃。
【译文】月光下听禅义,佛学的旨趣会更加精邃深远;月光下说剑术,肝胆相照的心灵会更加真切相通;月光下诗论诗词,韵意况味会更加幽婉新奇;月光下相会美人,心领神会会更加情意笃厚。
二十二、墨客之体得秋气佳,词曲之体得春气为佳。
【译文】诗歌散文的创作,带有秋日的情调是为精良;词曲的创作,带有春天的情调是为精良。
二十三、藏书不难,能看难堪;看书不难,能读难堪;读书不难,能用难堪;能用不难,能记难堪。
【译文】藏书不困难,能去阅读比较困难;看书也不困难,能够点读吟诵比较困难;点读吟诵也不困难,能够利用才是困难的;能够利用也不是困难,能够记住才是困难的。
二十四、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译文】有韶光读书,可以说是福分;有能力帮助人,可以说是福分;有学问著书立说,可以说是福分;没有是非扰乱视听,可以说是福分;有见多识广、开门见山的朋友,可以说是福分。
二十五、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译文】绝妙的文章,应奇峭,应叠翠,应清澈,应明秀,作案头山水,让人流连,让人欣赏;绝好的山水,应性灵,应抒怀,应深邃,应内涵,作天地文章,才耐读,才尽兴。
二十八、万事可忘,难忘者名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
【译文】万事都可以忘却,但最难忘却的是追求名誉的那种心情;很多事情都随意马虎淡漠,不能淡漠的是美酒三杯后的醉意。
二十九、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
【译文】胸中有一些愤愤不平,可以用酒去肃清;人间间有特殊的不公正,那就非要用利剑去肃清不可。
三十、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译文】梅花使人高洁,兰花使人幽雅,菊花使人野趣,莲花使人淡泊,春海堂使人飞杨,牡丹使人富贵,芭蕉与翠竹使人意韵,秋海堂使人妩媚,青松使人安逸,桐树使人清峻,柳树使人感慨万端。
三十一、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译文】长于读书的人,没有不是百读不厌的好书:山水也是书,棋洒也是书,花月也是书;长于游山玩水的人,没有不是可以乐不思蜀的山水:书史也是山水,诗酒也是山水,花月也是山水。
三十二、胸藏丘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莲岛。梧桐为植物中清品,形家独忌之甚且谓“梧桐大如斗,主人往外走”,若竟视为不祥之物也者。夫剪桐封弟,其为宫中之桐可知。而卜世最久者,莫过于周。俗言这不敷据。类如此夫?
【译文】只要肚量胸襟山林丘壑,身在城市也犹如在山林中一样;只要兴趣寄托在烟霞云雾之中,置身尘世也会恍如身居莲莱瑶池。梧桐是植物中清纯的品种,而以形状取物的人们就特殊忌妒它,乃至说出“梧桐大如斗,主人往外走”,竟然把它看作是不祥之物。历史上周成王剪桐叶封幼弟的故事,解释桐树也是宫中的崇高之物。而统管天下韶光最久的朝代,没有比得上周朝的。世俗的话不敷以凭信,大都像这样。
三十三、天下无书则已,有则必当读;无酒则已,有则必当饮;无名山则已,有则必当游;无花月则已,有则必当抚玩;无才子佳人则已,有则必当爱慕怜惜。
【译文】天底下如果没有书也就罢了,有就一定要阅读;没有酒也就罢了,有就一定要畅饮;没有名山大川也就罢了,有就一定要去游览;没有鲜花明月也就罢了,有就一定要欣赏品玩;没有才子佳人也就罢了,有就一定要爱慕怜惜。
三十四、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古人之所贤也。贫而无骄,富而无谄,今人之所少也。足以知世风之降矣。
【译文】贫贱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逸,这是古人所崇尚的。贫贱而不骄逸,富贵而不谄媚,这也是当代人所短缺的。由此可知社会风气已经低落了。
三十五、傲骨不可无,傲心不可有。无傲骨则近于鄙夫,有傲心不得为君子。
【译文】不能没有高傲的品质,但不能有傲慢的心。没有高傲的品质就近于猥琐的小人,有目空一切的傲慢之心,就不能成为道德君子。
三十六、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
【译文】能够品读无字的书,才能够写出惊人的妙句;能够领会难通之解的人,才能够参破最精微的禅机。
三十七、耻之一字,以是治君子;痛之一字,以是治小人。
【译文】一个耻字,是用来制约君子的;一个痛字,是用来惩处小人的。
图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