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植物非一,故有万卉之名;谷种甚多,故有百谷之号[1]。如茨如梁,谓禾稼之蕃;惟夭惟乔,谓草木之茂[2]。莲乃花中君子,海棠花内神仙[3]。国色天喷鼻香,乃牡丹之富贵;冰肌玉骨,乃梅萼之清奇。兰为王者之喷鼻香,菊同隐逸之士[4]。竹称君子,松号大夫[5]。萱草可忘忧,屈轶能指佞[6]。筼筜,竹之别号;木樨,桂之别名[7]。明日黄花,过期之物;岁寒松柏,有节之称[8]。樗栎乃无用之散材,楩楠胜大用之良木[9]。
【注释】
[1]卉:草的总称。百谷:谷类的总称,百是约数。
[2]如茨如梁:像茅草屋顶那么厚,像屋梁那么高。形容长势茂盛。茨,用芦苇、茅草盖的屋顶。禾稼:谷类作物的总称。蕃:茂盛、繁多。惟夭惟乔: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夭,茂盛的样子。乔,高大。
[3]花中君子:莲花品质高洁,以是说它是花中的君子。花内神仙:海棠花的颜色艳丽而不妖冶,没有喷鼻香气,以是说它是花内神仙。
[4]国色天喷鼻香:牡丹花的喷鼻香色名贵,不同于一样平常花卉。冰肌玉骨:形容梅花不畏寒冷。梅萼:梅花的蓓蕾。隐逸之士:菊花在百花凋零后的玄月开放,以是周敦颐称它为“花之隐逸者”。
[5]君子:阳明子说,竹有君子的四种美德,即根牢、身直、心空、有节,以是竹被称为“君子”。大夫:相传秦始皇上泰山封禅的时候,下起了暴雨,于是在一棵松树下面避雨安歇,后来封这棵树为“五大夫”。五大夫是爵位名,秦汉时二十等爵位的第九级。
[6]萱草:俗称黄花菜,古人认为栽种此草可以使人忘却忧闷烦恼。屈轶能指佞(nìnɡ):屈轶别号“指佞草”,是传说中的一种仙草,见到佞人就弯下指着佞人的方向。佞,指奸伪谄媚之徒。
[7]筼筜(yún dānɡ):成长在水边的竹子。木樨:也作“木犀”,即桂花。
[8]明日黄花: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黄花,指菊花。古人多在重阳节赏菊,重阳过后菊花就逐渐萎谢。岁寒松柏:松树和柏树景象再寒冷也不会凋零。岁寒,一年的寒冬。
[9]樗栎(chū lì):樗树和栎树都不是好木料。散材:不长进的树木。楩(pián)楠:黄楩木和楠木。
【译文】
植物并非只有一种,以是有“万卉”的名称;谷物的种类极多,以是有“百谷”的称号。“如茨如梁”,是说庄稼长势茂盛;“惟夭惟乔”,是说草木成长茂盛。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有“花中君子”的美誉;海棠花色艳丽而不妖冶,有“花内神仙”的称号。“国色天喷鼻香”,是形容牡丹的富贵派头;“冰肌玉骨”,是形容梅花的清秀俊奇。兰生深谷,尊贵高雅,有“王者之喷鼻香”的美誉,菊生玄月,孤傲高洁,有“隐逸之士”的称号。杨明子说竹子有君子之德,以是称竹子为“君子”;秦始皇登泰山,曾在大松树下避雨,封它为五大夫,以是松树的别号“五大夫”。萱草别号忘忧草,听说可以使人忘掉忧闷;屈轶又叫指佞草,相传能指向巧诈谄媚之徒。筼筜,是竹子的别号;木樨,是桂花的别名。“明日黄花”,比喻过期的事物;“岁寒松柏”,是对身处困境仍旧能保持气节者的赞颂。樗树和栎树是没有用处的树木,楩树和楠树是能胜大任的优秀树木。
【解读】
花木便是“花卉苗木”的简称,按成长习气和形态特色分类,一样平常可分为草本花卉、木本花卉、多肉花卉和水生花卉。茎干质地优柔的谓之草本花卉;茎干木质坚硬的谓之木本花卉;多肉花卉,具有肉质肥厚的茎叶,体内贮存丰富的水分,有的叶片退化成针刺状,形态奇特,因此在园艺栽培中自成一类;水生花卉,终年成长在水中或沼泽地带,大多数属于多年生植物。中国花木资源丰富,紧张种类有银杏、月季、牡丹、茶花、丁喷鼻香花、杜鹃花、玉兰、梅、紫薇、桂花等,常见的花木还有合欢、腊梅、珙桐、栀子花、木芙蓉、八仙花、迎春。此外,还有棣棠、白兰花、夹竹桃、榆叶梅、锦带花等。花木千姿百态,其色彩、风采不仅给人以美感,在人们心目中还有它特定的象征意义。以松柏象征刚毅,以梅象征倔强不屈,以菊象征不畏风霜,以牡丹象征富贵,以兰花象征高尚,以荷花象征明净,以折桂象征光彩,以杏象征幸福,以桃象征龟龄,以水仙象征来年好运,以枫叶象征鸿运。
【原文】
玉版,笋之异号;蹲鸱,芋之别号[10]。瓜田李下,事避嫌疑;秋菊春桃,时来尚早[11]。南枝先,北枝后,庾岭之梅;朔而生,望而落,尧阶蓂荚[12]。苾刍背阴旭日,比僧人之有德;木槿朝开暮落,比荣华之不长[13]。如坐针毡,言恐怖不安;薰莸异气,犹贤否有别[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15]。老人娶少妇,曰枯杨生稊;国家进多贤,曰拔茅连茹[16]。蒲柳之姿,未秋先槁;姜桂之性,愈老愈辛[17]。王者之兵,势如破竹;七雄之国,地若瓜分[18]。
【注释】
[10]玉版:甘笋。蹲鸱(chī):大芋头的形状像蹲伏的鸱鸟。
[11]瓜田李下:三国曹植《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是说经由瓜田不要弯腰提鞋子,经由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扶正帽子,以避免偷瓜、摘李子的嫌疑。秋菊春桃:秋日的菊花玄月开,春天的桃花三月开。
[12]庾岭: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广东交界处,古代种了很多梅树,以是,又称为“梅岭”。由于南暖北寒,以是庾岭的梅花每每南枝已经凋落,北枝才刚刚开放。尧阶蓂(mínɡ)荚:相传尧帝时有土阶三尺,下面长着一种仙草叫蓂荚。
[13]苾刍(bì chú):雪山喷鼻香草,听说它有五种美德,背阴旭日是个中的一种。木槿:一种落叶灌木,夏秋早上着花晚上闭。
[14]如坐针毡:像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芒,草尖。刺,荆棘。薰莸(yóu)异气:喷鼻香草和臭草的气味不一样。薰,喷鼻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
[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ī):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诚挚、虔诚,就能冲动别人。蹊,小路。
[16]枯杨生稊(tí):枯萎的老杨树又长出了芽。旧喻老人娶少妻。稊:植物的新苗。拔茅连茹:比喻相互推举,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相互牵连的样子。
[17]蒲柳之姿:指早衰,喷鼻香蒲和柳树的叶子都是将到秋日就凋零。这是古时候称自己体质虚弱的客套话。蒲,一种草本植物。槁:枯干。姜桂:生姜与肉桂,其性愈老愈辣。比喻人到年迈性情越刚强。
[18]势如破竹: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往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七雄: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瓜分:像切西瓜一样分割或分配。
【译文】
玉版,是干笋的异号;蹲鸱,是芋头的别号。“瓜田李下”,是说干事要避免嫌疑;“秋菊春桃”,是说时候尚早。南边的枝条上的花先盛开,北边的枝条上的花后盛开,是说庾岭上的梅花南暖北寒;阴历月朔开始生荚,十五往后开始落荚,这便是成长在尧帝庭阶上的蓂荚。苾刍这栽种物背阴旭日,比喻僧人齐心专心向佛有德行;木槿这种花卉朝开暮落,比喻荣华富贵不会长久。“如坐针毡”,是说民气里害怕坐立不安;“薰莸异气”,犹如年夜大好人恶人自有差异。桃树和李子树虽然不会说话,人们喜好它的花和果实,来往相继而来,树下自然走出一条小路;如果是苦李子,纵然成长在大路阁下,也会被人们所抛弃。年纪大的老头目娶年轻的少妇,称做“枯杨生稊”;国家进用的贤才浩瀚,称做“拔茅连茹”。喷鼻香蒲和柳树的姿态,由于落叶早,秋日还没有到来,就显出枯槁之状;生姜和肉桂的特性,是越老味道越辛辣。施行王道的军队克敌制胜,就像爆破竹子的势力一样毫无阻挡;战国期间七国争雄,天下的地皮就像瓜一样被分割。
【解读】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名扬海内外,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开始。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菊中的秋菊,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是阅历久人工选择造就出的名贵不雅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已达千余种。秋菊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
【原文】
苻坚望阵,疑草木皆是晋兵;索靖知亡,叹铜驼会在荆棘[19]。王佑知子必贵,手植三槐;窦均五子齐荣,人称五桂[20]。鉏麑触槐,不忍贼民之主;越王尝蓼,必欲复吴之仇[21]。修母画荻以教子,谁不称贤;廉颇负荆以请罪,善能悔过[22]。弥子瑕常恃宠,将余桃以啖君;秦商鞅欲行令,使徙木以立信[23]。王戎卖李钻核,不胜鄙吝;成王剪桐封弟,因无戏言[24]。齐景公以二桃杀三士,杨再思谓莲花似六郎[25]。倒啖蔗,渐入佳境;蒸哀梨,大失落本真[26]。
【注释】
[19]草木皆是晋兵:东晋时,前秦苻坚率兵南下攻晋,晋朝的谢安、谢玄等率兵在淝水大败苻坚。征战前,苻坚登上城头不雅观察晋军,见部阵整洁,将士精锐,八公山上的草木也都像人形,以为是晋兵。铜驼会在荆棘:西晋末年,尚书索靖知道天下将会大乱,有一次指着洛阳宫门口的铜骆驼嗟叹道:“下次恐怕在荆棘丛中见到你了。”
[20]三槐:相传周朝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见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所往后人以三槐比喻三公。北宋王祐在屋子前栽下三棵槐树,说:“我的后人中肯定会有当上三公的,这便是标志。”后来他的二儿子王旦在宋真宗时当上了宰相。五桂:五代后周窦禹钧,五个儿子相继考中进士。冯道赠诗一首:“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枝老,丹桂五枝芳。”当时人称为“窦氏五龙”、“燕山五桂”,俗称“五子登科”。
[21]鉏(chú)麑触槐:春秋时,晋灵公无道,赵盾屡次进谏,惹得晋灵公很不高兴,就派壮士鉏麑前去刺杀赵盾。鉏麑来到赵家,瞥见赵盾早早就穿好衣服准备上朝,态度非常恭敬,嗟叹道:“赵盾是百姓的主啊!
杀害百姓的主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义务是不取信誉。这两者只要有一种,都不如去世了。”于是便一头撞去世在槐树上。贼:杀害。越王尝蓼(liǎo):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立志复仇,困了就吃蓼驱除睡意。蓼,一种草,茎叶辛辣。
[22]画荻以教子:宋朝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郑氏亲自教儿子读书,家里贫穷买不起纸笔,就用荻秆在沙地上画字学习。荻,一栽种物,长得像芦苇。负荆以请罪:见卷三“人事”。
[23]余桃以啖君:春秋时,弥子瑕非常受卫灵公的宠爱。有一天,弥子瑕和灵公在果园嬉戏,弥子瑕吃到一个桃子非常甜,就把剩下的一半给灵公吃。灵公说:“你真是爱我呀,不顾自己的口福来给我吃。”等到弥子瑕老了,得不到灵公的宠爱了,灵通则说:“当时还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
”徙木以立信:战国时秦相商鞅实施变法,恐怕民众不信,就先在首都南门立了一根十米长的木头,敕令谁能扛到北门就赐十两金子。民众以为很奇怪,没有人敢去扛。又敕令能扛走者赐五十两金子,有一个人扛到北门,立时赏给五十两金子,以表示不会欺骗。于是颁布新法,在民众中顺利实行。
[24]卖李钻核:西晋的王戎家里有一棵好李子树,他唯恐别人将种子留着栽培,因此出卖李子前常用钻子钻穿李核。鄙吝:这里指过分爱惜钱财,吝啬。剪桐封弟: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游戏,把一片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给叔虞,说:“我把这个封给你。”一个名叫佚的史官请挑选日子册封叔虞,成王说:“我是和弟弟开玩笑的。”佚说:“天子不能有开玩笑的话,说出来就要记录到史籍上。”
[25]莲花似六郎:唐朝张昌宗,小名叫六郎,边幅俊美,受到武则天的宠爱。内史杨再思奸佞谄媚,奉承说:“人们都说六郎面似莲花,我认为是莲花像六郎。”
[26]倒啖蔗:晋代的顾恺之每次吃甘蔗,都要从上端吃到下端,有人追问他缘故原由,他说:“渐入佳境。”意思是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蒸哀梨:南京有家姓哀的人,家里所产的梨子又大又甜,入口即化,如果蒸了吃,反倒失落去原来的味道。
【译文】
淝水之战时,前秦天子苻坚登上城门不雅观阵,看到晋军部阵整洁,就连八公山上的草木也被疑惑是晋兵;西晋尚书索靖有远见,知道西晋王朝即将灭亡,以是感叹洛阳宫门前的铜驼不久将会被丢弃在荆棘中。宋代王佑知道儿孙中一定会有显贵的,预先在庭院中种下三棵槐树;五代期间的窦禹钧的五个儿子先后都光彩地登科做了大官,众人称之为“五桂”。春秋期间晋国力士鉏麑一头撞到槐树上自尽了,由于不忍心刺杀为民做主的好官,又不敢违反灵公的命令;春秋期间越王勾践受尽吴国的羞辱,返国后吃着苦蓼,决心要向吴国报仇。宋代欧阳修的母亲用用芦秆在地上画字教他,众人谁不夸奖她贤德;战国期间赵国名将廉颇背负荆条登门向蔺相如赔礼,他的优点在于能够自己悔过。春秋时卫灵公的幸臣弥子瑕倚仗国君的宠爱,曾经把自己咬过的桃子给卫灵公吃;秦国的商鞅想实施新的法令,就用高额赏金让人移动一根木头,用此来树立威信。西晋王戎,家有好李,为了不让别人得到种子,卖李子的时候就把李子核钻穿,真是卑鄙吝啬到极点了;周成王年幼时,与弟弟叔虞游戏,成王将桐叶剪成玉版封赐弟弟,因天子无戏言,便把叔虞封为唐侯。齐景公采取晏子的计谋,让三位力士争抢两个桃子,结果三名力士都自尽了;唐代杨再思阿谀奉承说莲花就像六郎张昌宗。甘蔗从头吃到根越吃越甜,以是说“渐入佳境”;哀家的梨本来味道鲜美,蒸了再吃,就失落去了本来的滋味了。
【解读】
“桂”在《说文》记载:“江南木,百药之长。”桂,即木犀,亦称“桂花”,别号“月桂”,俗称“桂花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花黄色或黄白色,极芳香,果玄色。花可作喷鼻香料。风霜的高尚品质更为人们所称道。“桂”有分外的象征意义,以折桂象征光彩。在神话传说中,玉轮上有一株桂花树。过去称应试及第为“蟾宫折桂”,比喻十分光彩。福建地区的古越人还将月桂编织成“桂冠”,奉献给名誉最高的人。我国桂花栽培历史悠久,文献中最早提到桂花是战国期间(前475-前221)的《金桂山海经·南山经》,谓“招摇之山多桂”。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期间,桂花已成为名贵花木与上等贡品。在汉初引种于帝王宫苑,得到成功。唐、宋以来,桂花栽培开始盛行。唐代文人植桂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喷鼻香云外飘”的着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喷鼻香”。
【原文】
煮豆燃萁,比兄残弟;砍竹遮笋,弃旧怜新[27]。元素致江陵之柑,吴刚伐月中之桂[28]。捐资济贫,当效尧夫之助麦;以物申敬,聊效野人之献芹[29]。冒雨剪韭,郭林宗款交情殷;踏雪寻梅,孟浩然自娱兴雅[30]。商太戊能修德,祥桑自去世;寇莱公有深仁,枯竹复活[31]。王母蟠桃,三千年着花,三千年结子,故人借以祝寿诞;上古大椿,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故人托以比严君[32]。去稂莠,正以植嘉禾;沃枝叶,不如培根本[33]。世路之蓁芜当剔,民气之茅塞须开[34]。
【注释】
[27]煮豆燃萁: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燃,烧。萁。豆茎。砍竹遮笋:砍掉竹子去遮护竹笋。多指在爱情上或对事物喜好不专一。
[28]江陵之柑:唐朝方士董元素懂得仙术,有天晚上,唐宣宗召见他说:“现在江陵的柑橘熟了,你能给我弄点来吗?”董元素于是拿了一个盒子放在天子的座位前,一阵微风吹过后打开盒子,里面装满了柑橘。董元素说:“这是江陵枝江县产的柑橘。”月中之桂:传说玉轮中有棵桂花树,有一位名叫吴刚的人,由于学仙犯了缺点,被罚去砍树,但是桂花树被砍的地方立时又长好了。
[29]尧夫:宋朝范仲淹的二儿子范纯仁,字尧夫。申敬:表示敬意。野人之献芹:相传古代有个人自觉老水芹美味,便在乡里的富豪面前称道。富豪听言尝了往后,既觉难吃又觉腹痛不已。大家都讥笑这个人,他自己也感到很惭愧。
[30]冒雨剪韭:汉代学者郭林宗自己种菜,朋侪范达夜间来了,他冒着暴雨割韭菜做饼招待朋友。踏雪寻梅:唐代墨客孟浩然曾经在大雪天骑着一头毛驴去探求梅花。
[31]祥桑自去世:商朝第十代帝王太戊登基后,有祥桑树成长,七天后就合抱不过来。传说祥桑树是对施政者的警告。太戊于是实施德政,三天后祥桑树就枯去世了。祥,本指休咎的征兆,这里指恶兆,有怪异的意思。枯竹复活:北宋宰相寇准,封莱国公,后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在路上,他剪下一根笔杆插在神祠前说:“寇给假如没有辜负国家的话,这根枯竹一定会再活过来。”不久枯竹果真活过来了。
[32]王母蟠桃:相传汉武帝过生日时,天上的王母送来七颗桃。汉武帝想留下桃核做种子,王母说:“这桃树三千年着花,三千年景果,不是人间所能栽种的。”上古大椿:《庄子·逍遥游》中说上古有一棵大椿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严君:指父亲。
[33]稂莠(lánɡ yǒu):稂和莠都是形状像禾苗、妨害禾苗成长的杂草。
[34]世路:指人间的经历。蓁(zhēn)芜:指凌乱丛生的草木。比喻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险阻。蓁,丛生的草木。芜,凌乱的荒草。茅塞:被茅草堵塞,比喻思路闭塞。
【译文】
“煮豆燃萁”,比喻兄弟骨肉之间相互残杀;“砍竹遮笋”,比喻抛弃旧的爱惜新的。唐代方士董元素,利用法术,一夜间能把远在千里之外的江陵柑橘弄到长安的宫殿里,相传吴刚被天帝惩罚,在月宫中受罚砍桂树,却怎么砍也砍不断。捐出财物周济穷苦,应该效仿宋代范尧夫把一船的麦子送给朋友安葬亲人;用物资表达敬意,就说姑且效仿山野之民献芹菜。冒着滂湃年夜雨到菜园子里剪韭菜,东汉学者郭林宗接待朋友的心情殷切;踏雪探求梅花,唐代墨客孟浩然得意其乐兴趣高雅。商朝的太戊能够修明德政,作祸的祥桑自己枯去世了;北宋宰相寇准仁德深厚,插下的枯竹又长出新苗来了。相传西王母的蟠桃树,每三千年开一次花,每三千年结一次桃子,以是人们借用桃子来祝贺寿诞;上古时的大椿树,八千年才算一次春季,八千年才算一次秋季,以是人们借用大椿树来比喻自己的父亲龟龄。去掉妨害禾苗成长的杂草,正是为了栽种茂盛的禾苗;给植物的枝叶浇水,不如灌溉植物的根部。人生路上类似“蓁芜”的各种困难险阻,该当剔除;众人愚蠢无知就像堵塞心灵的茅草,必须拔开。
【解读】
竹子,向来备受国人喜好,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古今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浩瀚。相传,大画家郑板桥无竹不居,留下大量竹画和咏竹诗。大墨客苏东坡则留下“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竹子,四季常青,挺立奇丽,色彩缤纷,千姿百态。竹子吸水量大,在房前屋后种上一些竹子,不仅可美化环境,而且在夏季非常阴凉。古人说:“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解释竹子同人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竹除不雅观赏外,还是优秀的建筑材料,竹笋是美食,可制成笋干或罐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