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之墠
诗经·国风·郑风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东门附近的郊野平地,茜草沿着山坡成长。他家离我很近,人却像在远方。东门附近种着栗树,房屋栋栋整洁排列。哪里是不惦记你?是你不肯亲近我。
《东门之墠》出自《诗经》,是先秦时期郑地汉族民歌,是一首青年男女相唱和的民间恋歌。全诗二章,每章四句。男子由茹藘起兴,表达了自己对心中女子的爱慕之情;女子奥妙地以思家室作答,从而表明自己正期待着男子的爱情。这首诗分别抒发了男女双方内心发急渴望的情怀,有无限的难言之痛。
别名:锯锯藤、拉拉秧、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小血藤、血见愁。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撤除泥沙,干燥。
3.将茜草、猪蹄、红枣一起加水炖40分钟;猪蹄熟烂后,拣去茜草即可食用。
古代长安城里有一户人家专卖一种中药汤剂,不管什么人得什么病,给上几个钱,就可以买上一碗药喝,药效甚好。有一天,一个大官忽然流鼻血,用多种方法止血均无效,百口急得团团转。一个随从说:“听说城东一户人家的汤药可治百病,咱们买一些回来试试?”这个大官本来不相信这种传言,可是在这紧急关头,也就勉强赞许了。那个随从快马加鞭赶到城东,见这户人家院子里放了一口大锅,锅里的药汤已经卖得只剩下一点儿了。随从取出罐子盛了药就走,快到官府时欠妥心把罐子摔在地上,药汤洒光了,但折回去韶光又不足。随从跳下马,忽然看到附近的一家染坊,想起这里有一个朋友常吃药,心想,如果朋友那里有熬好的药汤,不妨要一些回去搪塞差事。随从走进染坊,一眼就瞥见一只染缸里有半缸红水,和刚才那一罐药汤的颜色差不多,便舀了一罐回去。汤药取回来后,那个大官接过罐子仰头喝完了。随从站在一边看着,脊背上直冒冷汗。谁知过了一下子,鼻血居然止住了,大官笑眯眯地对随从说:“这可真是好药啊!
”那个随从问过朋友后才知道,那染缸中的半缸红水是用茜草根熬出来的,可以将布染成赤色。
任务编辑: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