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原来是春秋期间越国诸暨芋萝山的浣纱女,由于边幅俏丽,被越王勾践选送给吴王夫差,受到吴王的宠爱,成为吴宫的妃子。
王维这首诗写美女西施,写她的仙颜和恃宠而骄,乃至胆大妄为。并借此来嘲讽朝廷上那些阿谀奉承身居高位的奸邪之徒。
《西施咏》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诗歌开始两句“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是说社会上好德者少,重色者多。有了这种代价方向,那么像西施这样仙颜的女子,肯定不会长久地处于卑微的地位。
平时只是机会没有到来而已,机会来了就会飞黄腾达。王维这句诗中就隐含着寓意,是对用人取人不看重风致才能、只看重外表容貌确当政者的讽刺。
三四两句“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果真机会来了,西施溘然发迹。她从越国一个山村落的普通浣纱女子,摇身一变身价十倍,成了吴宫里吴王夫差的艳妃。
这句诗的用意很明显,西施花颜月貌,又碰着了重艳色的人。好色的人有多大权力,那么有色者就有多么贵重。
诗歌五六两句“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西施昔日平贱的时候和众人一起浣纱洗衣,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一旦地位提高,就变得稀缺,加倍地受到宠爱。
七八两句“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是写西施加倍地不劳而获,恃宠而骄。现在自己也不装扮打扮了,也不亲手穿衣服了,而是统统都由宫女来伺候。
傅脂粉便是搽脂敷粉,指女子每天清晨起床后面对镜子的装扮打扮。著罗衣,指穿着绫罗绸缎等各种崇高的衣服及各种装饰品。
九十两句“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得到君王的宠爱就加倍地娇贵,乃至连大是大非的问题都无所谓,犯法了也没有人深究任务,任其为所欲为。
这一句是从君王和西施两个方面着笔,既写君王的荒淫无道,也写西施的肆意妄为。
十一和十二两句“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当时一起在溪水里浣纱浆洗谈笑风生的差错女子,再也不可能和西施不相上下,同坐一个车子回家。
这里是追记昔日在老家和女伴们一起浣纱洗衣的环境,用今昔比拟的手腕进一步写出朝贱夕贵和世道的不公正。
诗歌末了两句“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这是告诫人们不要东施效颦。那种不讲诚信,没有真实本事,只靠阿谀奉承等外在手段谋取名利地位的人,都没有好结果。
持谢便是奉告的意思。效颦是一个典故,指邻家丑陋的女子模拟西施捧心皱眉,结果揠苗助长,更显得丑态百出。
王维在官场混了一辈子,识破了情面冷暖,理解太多的潜规则,自己在安史之乱中因被迫接管伪职还差一点搭上了性命。
这首诗歌表面上是在写美人,实际上是在鞭笞那些不择手段争名夺利朝贱夕贵的小人。同时也是借吴王的重色轻德,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不为所用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