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

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

人间何处问多情。

一日一诗词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注释】

伏雨:指连绵不断的雨。
杜甫《秋雨叹》诗:“阑风伏雨秋纷纭,四海八荒同一云。
”高摘:攀高折花。
斗轻盈:与差错比赛看谁的动作更迅捷轻快。
轻盈,多用以形容女子体态的轻快、灵巧。
炉烟:喷鼻香炉中的熏烟。
酒晕:喝完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陆游《宴西楼》诗:“烛光低映珠帐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译文】

这连绵不断的雨犹如剪不断的哀愁,依稀记得去年我们到杏花园嬉戏,还一起攀上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

喷鼻香炉中的熏烟轻轻地萦绕,双袖在炉火映照中泛着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胀红了酒晕。
人间何其广大,竟然还是无处寻觅、亦无处寄托那一份多情。

【赏析】

这是一首相思之作,却不同于那种甜蜜憧憬的怀想,亦不是刻骨铭心的感念。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首小令,那么非此二字莫可当得:阑珊。

所谓“那能还傍杏花行。
去年高摘斗轻盈”,正是“春花秋月,触绪还伤”的另一番写照。
当年他曾和她一起攀上杏树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而今的杏花春雨一如往昔,而佳人已逝,以至于唯恐再见到杏花,触动自己的伤心事。
睹物伤情,算是中国诗歌由来已久的传统。

转到下片,涌现一组精工的对句:“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
”这两句阐明出来,便是熏炉上的烟气轻轻萦绕,双袖在炉火中映出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泛出了酒晕。
句中一个“漫惹”,一个“空将”,极写无聊之态。
这里纳兰仿佛是说,我现在多么无趣啊,恍恍惚惚,呆呆地烤着炉火,饮着乏味的酒,忽忽悠悠就醉了,我也不知是为了什么,我也不知要做什么。

尾句,作者舍弃了统统描写与对仗,平平呵出:人间何处问多情。
以人间之广大,竟然还是无处寻觅、亦无处寄托那一份多情。
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实已把天地逼仄到了极处。
这正是“谁念西风独自凉”的境界,西风遍吹,而独占我感到了深深的凉意。
天地广大,而唯有我心怀迂曲,无处排解,无处寄托。

【作者】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隐士,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全体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荣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霸占光彩夺目的一席。
他生活于满汉领悟期间,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范例性。
虽侍从帝王,却神往经历平淡。
分外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光鲜的艺术风格。
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断交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民气,却道故民气易变。
”富于意境,是其浩瀚代表作之一。

【学写诗词】

《浣溪沙•读书》/庚子年润四月初二

小院桃花滿树红,

娥眉淡扫鬓云松。

手持书卷浸文中。

神会诗仙不雅观醉赋,

目迎词圣沐江风。

情融意漫映花容。

欢迎关注@泽光书院 ,让思想充足生活。
阅读可以让人得到聪慧启示,让人滋养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