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落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此词描述了屯子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田舍生活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巧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屯子和安全静生活的喜好。全词以白描手腕,有条有理、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屯子的乡乡俗气,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落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此诗写应邀到一位屯子老朋友家做客的经由。在淳厚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墨客和朋友之间朴拙的交情。这首诗初看彷佛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传染力。
归园田居(其三)
晋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敷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十分细腻、生动地描写了墨客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作品既因利用典故而使诗句的含蕴更为深远,又不因利用典故而使诗句失落去真淳的情意,风格清淡而又不失落典雅,洋溢着墨客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满。
四季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洁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四季田园杂兴》是南宋墨客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屯子春、夏、秋、冬四个时令的景致和农人的生活,同时也反响了农人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首诗为组诗第二十五首,写于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致,用梅子、杏子、麦花、菜花,写出了夏季南方屯子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末了一句以静中有动,显得更静,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江村落
唐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落流,长夏江村落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附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这首诗作于760年夏,当时作者的成都草堂刚刚建成,作者便作此诗借景抒怀,表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首联描写环境,一个抱字用得精妙,生动地描述出溪水牢牢环绕江村落的情态。颔联写景物之幽: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附近,江村落景致的宁静跃然纸上。颈联写人事之幽:老妻画棋盘,幼子弯针当作钓钩,各得其乐,也就引出了尾联中别无他求,心满意足的心境。全诗构造严谨,措辞流畅,颇有生活情趣。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喷鼻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公元1181年,辛弃疾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辛弃疾一贯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这首词正作于辛稼轩闲居上饶带湖期间。
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喷鼻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落风光。情景交融,幽美如画。宁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屯子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渭川田家
唐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散逸,痛惜吟衰落。
此诗是唐代墨客王右丞晚年的作品,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屯子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致,表现了屯子沉着闲适、清闲可爱的生活。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家生活图景也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反响,反响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全诗措辞朴素,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表示出王右丞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本日就写到这里啦
努力赢利,好好生活
不然要回家种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