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历代对付他的评价真的是太多了,就像苏轼说的那样:“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这该当是对韩愈最高的评价了,也是流传最广,最耳熟能详的评价。
这样一位著称于世的文豪,也有着根凡人一样的感情,有着对妻子的深厚感情。
也给妻子写过动人的情诗。

韩愈是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卢氏的,曾经给妻子卢氏一共写过三首情诗,而且三首诗都因此“青青水中蒲”作为开篇诗句,请容许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赏析:

韩愈写给妻子的情诗水中蒲三部曲韩愈的温情和对妻子的思念

这首诗的诗意非常的好理解的,是韩愈写给妻子的一首情诗,全诗措辞普通易懂,并不像韩愈的其他文章一样深奥,也没有特殊引经据典,诗中都是浅近易懂的词语。
从这些大略、浪漫、温馨的诗句中也能看出来夫妻感情很深,平时相处很融洽,是韩愈真脾气的流露。

怎么才能把这句话说的更明白一些呢?比如韩愈自认为自己才高,而得不到重用,就委婉蕴藉的写出了文章《进学解》,文中多是一些“佶屈聱牙”的生涩难懂之词,只是为了非常隐晦地表达心中的怀才不遇之情。

那么反不雅观这首诗,淳厚自然,感情朴拙,真情流露,在平平淡淡之中更加显得真实,更加显得名贵,更加动人。

这首诗看似平淡,但意境高远,为什么又这么说呢?便是由于开篇诗句“青青水中蒲”中的“青青”二字,“青青”二字可是大有来头的两个字,理解好“青青”二字也就把握住了诗篇的意境,“青青”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见词语,而且有着一脉相承的用法。
“青青”二字便是指植物成长的茂盛,翠绿的样子,也是指墨绿色的一种颜色。

可能我说到这里,大家都能猜到了,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涌现了带有“青青”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二字之意延续至今,乃至在流传很广的当代歌曲《青青河边草》中就有“青青河边草,绵绵到海角,海角路不尽,相思情未了”的句子,“青青”二字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感情直白浅的铺垫,成了诗作起兴的的工具。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便是用这样的手腕起兴作比,这样的手腕可谓意境高远,大有诗经古风的意韵。
全诗以青青的蒲草成长在水中起兴,实在是比喻妻子卢氏常年居住在家中,而自己官场浮沉,妻子不能跟随在丈夫身边,在这种两地分居的生活下,更道出了妻子生活的不易。

夫妻相聚不易,别后相思之情进步神速,韩愈思妻心切,只靠书信往来聊表思念之情,实属不容,也是人之常情,诗句平淡中却又意味无穷。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韩愈思念妻子,情到深处发出无限感慨,作者喃喃细语,透过书信,彷佛已经传到了也在思念丈夫的妻子耳中:我在思念你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正好在思念我?

这两句笔锋一转,又以浮萍草托物比兴,浮萍草是逐水而居的植物,韩愈用笔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此处。
浮萍草逐水而居,可以在水中自由漂浮,将蒲草和浮萍这两种都在水中成长的植物进行了比拟,借物起兴,将妻子不能陪伴跟随在身边的无限感慨流露了出来,妻子能像浮萍草一样不离旁边的跟随在自己身边该有多好啊!
全诗就在这样的一抹情思中结束。

上面说到“水中蒲三部曲”,《诸名家百花诗》中的是第二首,第一首和第三首也因此“青青水中蒲”作为开篇诗句,三首诗风格一脉相承,一往情深,都是韩愈对妻子无比的思念之作,一并附录于下:

水中蒲(一)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水中蒲(三)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