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领兵围攻大名府,梁中书向朝廷发出求援文书。太师蔡京接到战报,大吃一惊,连忙奏明皇上,叮嘱消磨“大刀”关胜率领十万精兵前去接济。同行两员大将,一个“丑郡马”宣赞,一个“井木犴”郝思文,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关胜是三国时期名将关云长的嫡派子孙,自幼熟读兵书,智勇过人,使一口青龙偃月刀,长相与他的先人十分相似,身高八尺,面如重枣。他受命之后,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的方法,直扑宋江的大本营一水泊梁山。
这一招果真厉害,宋江得到后,不得不暂时撤兵。吴用嘱咐花荣和林冲各领五百兵马在城外飞虎峪两侧埋伏,又安排了呼延灼和凌振带了风火炮在城外十里远近的地方守候不雅观察,见追兵过来,就放号炮。果真,梁中书见宋江撤兵,料想是朝廷派兵围攻了梁山泊,当即叮嘱消磨李成、闻达出城追杀。追到飞虎峪,忽听得背后炮声震天,两边伏兵一起杀出,李成、闻达知道中计,急忙退兵,劈面又冲出呼延灼。好一场厮杀,直杀得两人金盔倒挂,衣甲飘零,逃回城里,再也不敢出来。
杀退城里的追兵,宋江带领大队人马返回梁山泊。到梁山附近,劈面碰着宜赞,拦住去路。宋江便在外围下寨,并派人由水路上山与留守山察的首领头子联结。那些首领头子得知宋江就要回山,都欢欣鼓舞,纷纭议论着要在这场战役中再立新功。水军首领头子张横把弟弟张颗拉到一边,肯前说道:“咱们弟兄俩来山寨往后,一贯没有机会立功。总是看别人神气活现的,真以为自己窝囊。不如今天晚上去劫营,把那关胜活捉了,也可以活着人面前争一口气。”张顺劝道:“哥哥,那关胜精通打算,安营扎寨,支配必定十分严密。你我冒冒失失落前去劫营,若有什么闪失落,反而被人笑话。”张横不听,气鼓鼓地说:“你这么胆小,何时才能建功?不去算了,我自己去!
”张顺竭力劝阻,张横哪里肯听。
当晚二更时分,张横带了部下的二百多个兄弟,每船三五人,一共五十多只小船,乘着夜色悄悄驶往对岸。船还没有靠岸,已经被湖边的暗哨创造。传到中军大营,关胜听了,微微冷笑,把副将叫来,如此这般地支配一番,只等他们自投罗网。
不多久,张横带兵上了岸,蹑手蹑脚地摸进关胜的碉堡。到了中军大帐,只见里面灯火通明,关胜手拈长髯,正聚精会神地坐在桌子旁阅读兵书。张横大喜,手提长枪,带了二百多人,直往帐中冲去。刚冲到里面,忽听得一声锣响,两边的伏兵齐声叫嚣,如天崩地塌,山倒江翻,张横吓得倒拖长枪,转身就走。此时此地,哪里还走得了?可怜二百多人,一个不留,全部被生擒活捉。
张顺得到后,急忙去见告阮氏兄弟。阮小七听了,埋怨张顺道:“我们异姓兄弟都要誓同死活,你是他的亲兄弟,怎么会让他一个人去?如今他被关胜捉了,为什么还不去救他?”张顺说道:“由于没有宋江哥哥的将令,以是不敢胆大妄为。”阮小七喝道:“放屁!
等将令传到,你哥哥早被他们剁成八段了!
”阮小二和阮小五也都主见立时前去营救。张顺拗不过他们,只好答应。
当夜四更,阮氏兄弟出动水寨中全部人马,驾起数百艘战船,一起杀奔关胜大营。岸上的哨兵见水面上战船密如蚂蚁,匆忙报告关胜。关胜笑道:“到底是草寇,不懂兵法,哪有这样打仗的?”当即传敕令去,嘱咐众将四处埋伏,只等梁山水军进寨,胜券在握。
不一会儿,梁山水军的大队人马杀到,阮氏兄弟在前,张顺在后,叫嚣一声,直往关胜的大营杀去。到了里面,他们见寨子里空荡荡的,这才以为不对劲儿,想要退出,已经来不及了。只听得一声号炮,四面伏兵拥出,层层叠叠,不知有多少人马,叫嚣着围了上来。张顺机灵,“扑通”一声,先跳下水去。阮氏兄弟拼去世冲杀,退到湖边,追兵已蜂拥而至。守在湖边的李俊和童威、童猛等人拼去世接济,把阮小二和阮小五救上了船。阮小七却被伏兵的绳索绊倒,未能逃脱。关胜一个晚上连擒张横和阮小七等数名水军主要首领头子,活捉喽罗无数,官军士气大盛。
第二天早上,宣赞带了兵马到宋江寨前寻衅。宋江领兵出营,命花荣上去迎敌。宣赞舞刀来迎,一上一下,斗了十个回合,花荣卖个马脚,回马就走。宣赞追上去时,花荣拈弓取箭,侧坐雕鞍,翻身一箭,“铮”的一声射在宣赞的刀面上。花荣见一箭不中,又取第二箭,此箭直奔宣赞的胸膛,宣赞连忙闪身,总算躲过,但已经吓出一身冷汗。他见花荣箭术高明,不敢再追,返身回阵。花荣又取出第三支箭,对准他后背射去,只听“铛”的一声,射在他背后的护心镜上。吓得宣赞匆忙派人禀报关胜。关胜大怒,亲自引兵出寨,与宋江对阵。
宋江在阵前打量关胜,只见他手提青龙偃月刀,骑一匹赤色战马,果真气概,宛如关公再世,不由得暗暗叫好。吴用也在一旁惊叹:“大刀关胜,果真名不虚传!
”林冲听了大怒,说道:“我们兄弟上了梁山,还未曾挫了锐气,智囊为何要灭自己的威风!
”说着,便举枪出马,直奔关胜。关胜见了,叫道:“我只要宋江出马与我决斗!
”宋江便叫林冲退下,亲自出阵,在立时欠身向关胜施礼道:“郓城小吏宋江参拜将军。”关胜说:“你身为小吏,为何背叛朝廷?”宋江答道:“因朝廷昏昧,奸臣当道,百姓涂炭。宋江等人替天行道,并无他谋。”关胜喝道:“天兵到此,还巧语令色。快快下马受降!
”秦明听了,恨得牙齿“咯咯”作响,摆荡狼牙棍,直取关胜,林冲也从旁飞马出击。三匹马搅作一团,犹如走马灯一样平常,看得人眼花缭乱。宋江担心伤了关胜,嘱咐鸣金收兵。
回营之后,关胜心想,刚才一战我明明已经落了下风,为什么宋江不乘机打击,反而鸣金收兵呢?他叫人把张横、阮小七带来,问道:“宋江只是郓城一个小小押司,你们怎么听他指挥?”阮小七说:“宋大哥慷慨解囊,最讲义气,山东、河北一带,谁不知道及时雨的大名。你这种不明礼仪的人怎么懂得?”关胜听了,沉吟不语,命人把他们押下去。夜里,关胜独坐帐内,小校进来报告,说有一个胡子将军单身匹马在营门前求见。关胜请进来一看,有些面熟。那人见告关胜,他叫呼延灼,本来也是朝廷命官,屈膝降服佩服梁山实在是不由自主,希望能戴罪立功;并说宋江也早有归降的意思,无奈林冲等人不肯允从,以是宋江派他来与关胜切磋,来日诰日晚上可以从小路去偷袭,生擒林冲等人,一起进京请功。关胜听了大喜,忙置酒接待呼延灼。
越日清晨,宋江带领兵马前来寻衅,关胜带了呼延灼一起出去迎敌。到了阵前,宋江指着呼延灼大骂:“你这个背信弃义的贼,山寨未曾亏待你半分,你为何半夜偷偷溜走?”呼延灼答道:“我本来便是朝廷命官,怎么可以和你们这些草寇与世浮沉!
”宋江大怒,命黄信出马与呼延灼征战。两人斗了不到十个回合,呼延灼手起鞭落,把黄信打翻在地。关胜大喜,命令大小三军一起冲杀。呼延灼连忙劝阻,说道:“智囊吴用诡计多端,恐怕会有埋伏。”关胜听了以为有理,便命令收兵。回到军营,关胜问起黄信的来历。呼延灼见告他说,此人与秦明、花荣同时落草,也是个强硬分子,以是宋江刚才故意借呼延灼之手把他撤除,挫灭他的威风。关胜听了,对呼延灼更加信赖了。
于是,当天晚上,由呼延灼领路,关胜自带兵马五百人,宣赞、郝思文兵分两路接应,以炮响为号,三路人马一起偷袭梁山泊军队的大营。这天夜里,月明如昼,关胜命令军士披挂上马,衔枚狂奔。呼延灼在前引路,众将士紧跟在后面。翻过一座小山,见暗影里有四五十个军校等在路边,他们悄悄问呼延灼:“来的是不是呼延灼将军?宋公明派我们在此地接应。”
呼延灼叫这些军校跟在他后面,连续往前走。又转过一个山嘴,呼延灼指着远处的一盏红灯见告关胜,那儿便是中军大营,宋江已经把林冲等首领头子聚拢在那里了。关胜大喜,带领众将悄悄冲杀过去。但到里面一看,却是一座空营,再转头找呼延灼,哪里还看得见他的人影?美胜知道中计,匆忙回马。这时,只听得一声号炮,四边的伏兵一起冲杀出来。关胜边战边退,来到一片树林旁。两边溘然伸出无数增援的,关胜措手不及,被伏兵拖下马绑了起来。郝思文和宜赞两人左冲右突,末了,也被林冲、花荣和秦明、孙立生擒活捉。与此同时,李应带了一支人马杀奔关胜大营,救出张横、阮小七等人,并招抚四处溃散的官兵。
天明往后,宋江率领大军回到山寨,喽罗们把关胜、宣赞、郝思文三人押上忠义堂,宋江见了,连忙喝退喽罗,亲自替他们三人松绑,并把关胜扶在正中的交椅上,向他叩首请罪。关胜手足无措,匆忙回礼。这时,呼延灼也伏地赔礼。宋江表示,倘若关胜他们不肯留下,他也不敢勉强,乐意立时送他们下山回京。关胜见这些首领头子个个义气深重,便问宣赞和郝思文怎么样,他们两人表示听关胜的。关胜说道:“人称宋公明忠义,果真名不虚传,我等愿在帐下为一小卒。”宋江听了,十分高兴,一壁设宴庆贺,一壁派人把他们的家眷接到山寨安居。众人正兴高果烈地饮酒,宋江想起卢俊义、石秀两人还关在大名府监狱里,生命危在且夕,不由得黯然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