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宋国人靠种庄稼为生,每天都必须到地里去劳动。太阳当空的时候,没个遮拦,宋国人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浑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湿,但他却不得不顶着烈日躬着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时候,也没有地方可躲避,宋国人只好冒着雨在田间犁地,雨打得他抬不开始来,和着汗一起往下淌。
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当劳动了一天,宋国人回到家往后,便累得一动也不想动,连话也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良久的地,坐在田埂上安歇。他望着大得彷佛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发急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说:“庄稼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劳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宋国人望着线头入迷,溘然,他的脑筋里蹦出一个主张:“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
”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劳碌……
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他一进门就愉快地说:“本日可把我累坏了!
我把每一根庄稼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什么?你……”宋国人的儿子大吃一惊,他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晚了,庄稼已经全都枯去世了。
自然界万物的成长,都是有自己的客不雅观规律的,人无力强行改变这些规律,只有遵照规律去办事才能取获胜利。屈曲的宋国人不睬解这个道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齐心专心只想让庄稼按自己的意愿快长高,结果落得一个相反的了局。
本文的寓意
1.客不雅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只靠良好的欲望和激情亲切是不足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不雅观欲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奉告一详细道理:“欲速则不达”。
2.人们对付统统事物都必须按照客不雅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不雅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不雅观欲望去做,纵然有善良的欲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揠苗助长。
这则寓言在《孟子》一书中是作为例子利用,来解释道理的。
西瓜视频——古文入门《拔苗助长》诵读:
https://www.ixigua.com/7298160842749510183?id=7298161095875756544&logTag=b0140d8557007045c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