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上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这首词通过中秋赏月,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表达了作者乐不雅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神往。
二、《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昂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这首小诗措辞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月光引发了对故乡的深邃深挚怀念,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三、《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此诗描述了中秋之夜的清冷景象,通过“今夜月明人尽望”的普遍征象,引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秋思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四、《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赏析:这首词通过中秋之夜的月色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光阴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
五、《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赏析:与上一首同名作品不同,这首词同样以中秋月为主题,通过描述月色的清寒和银汉的寂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光阴的留恋。
六、《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性是清光更多。
赏析:这首词通过中秋赏月,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词中“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一句,表达了作者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空想的执着追求。
七、《八月十五昼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次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赏析:这首诗通过比拟昔年和今年的中秋之夜,表达了作者流落异域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中“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次圆”一句,道出了作者深深的乡愁和对家乡的怀念。
八、《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赏析:这首词以中秋月为主题,通过描述月色的俏丽和壮不雅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颂和对美好生活的神往。
九、《中秋月》- 徐有贞
月到中秋偏皎洁,且喜人间好时节。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赏析:这首词通过描述中秋月夜的皎洁和清光,表达了作者对中秋节的喜好和对美好光阴的珍惜。
十、《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男子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龙偃蹇,不雅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赏析:这首词通过中秋赏月,描述了一幅清冷而壮丽的月夜图景。词中“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一句,生动地表现了中秋月夜的俏丽和宁静。整首词充满了浪漫和想象色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