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20岁那年,得了个儿子,名叫孔鲤。
有一天,孔子一人站在庭院中思考着什么,孔鲤从他的身边规规矩矩地走过,父亲溘然开口问道:“你开始学习《诗》了吗?”“还没有。
”儿子老诚笃实地回答。
孔子严明地批评他说:“不好好地学习《诗》,你就不会说话呀!
”接着,他形象地见告孔鲤:不学《诗》,就像面对着一堵大墙站立着,什么也看不见,一步也走不了。
于是,孔鲤立时抓紧了《诗》的学习.

这里所说的《诗》,汉代往后就称为《诗经》了,个中搜集了孔子删订、整理的三百零五首古诗。
孔子认为学《诗》大有好处;可以培养想象力,可以提高不雅观察力;既可以使人们更加联络,也可以用来开展批评;近处理家庭关系,远参与国家大事,还可以学到许多关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知识。

又有一天”孔鲤在庭院中碰着父亲,孔子问他学“礼”了没有。
当孔鲤回答说没学往后,孔子又严明地见告他:“不好好地学习“礼”,你就不能够立身作人呀!
”于是,孔子赶紧负责地学起“礼”来。

这里所说的“礼”,是当时社会上的道德规矩。
孔子曾说:只知恭敬而不知礼就会徒劳,只知谨慎而不知礼就会拘谨,只知年夜胆而不知礼就会乱了章法,只知直率而不知礼就会伤人面子……

孔子教儿学诗礼中国经典家教故事之四

孔鲤后来把父亲教诲他的这两件事见告了他的同学,人们都夸奖孔子严于教子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