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妓,如何能与大人物们一同分享西湖的霁月风光呢?更何况过去的千年光阴里,在崇尚儒家正统思想的环境下,仍时常有文人才子来到西泠桥旁哀悼佳人,遥想她旧年的绰约风采与才情。
这都得益于苏小小生前诚挚的爱才之心。

苏小小原来是南齐时钱塘一户殷实的贩子之女,也曾是父母亲的掌上明珠、以诗书教导。
然而好景不长,苏小小年少年期间父母亲便相继离世,她失落去所有依傍,无常的命运让她沦为歌妓。
貌美而气度风雅的苏小小一韶光成为少年们追捧的工具。
当年的西子湖畔,一定是一处无比浪漫的所在吧?

即便如此,她还是尽力保持洁身自好。
直到遇上了她至心仰慕的那个人,才毫无保留地交付身心。
名叫阮郁的风骚才子赢得了苏小小的芳心,他们在西泠桥边度过了一段甜蜜的光阴。
苏小小曾作诗纪念这一段感情:

妾乘油壁车

苏小小究竟是什么样的才女引得无数诗工资其写诗

郎跨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

西陵松柏下

和南朝期间堆砌华美辞藻、过分雕琢的宫体诗不同,苏小小这一首诗清丽脱俗,情绪朴拙,颇有南朝民歌的清新风格。

然而,名妓的身份毕竟很难得到认可,阮郁的父亲就极力反对他们这一段感情。
苏小小无奈和心爱的人分开,东西永隔如参商,从此往后再没能见面。

失落去爱情的苏小小没有怨恨,也没有责怪命运的不公,只是给过她温暖的那个人太过刻骨铭心,令她难以忘怀。
一天,苏小小在西湖畔偶遇一位青年公子鲍仁,此人和阮郁长得极像,却贫乏不堪,连求取功名的盘缠也没有。
苏小小着力帮助于他,并柔声勉励公子,未来必能成一番奇迹。
仿佛做出这些努力,就能稍稍填补她心中的遗憾。

等到鲍仁功成名就,再返回钱塘西湖之畔准备报答佳人时,却得到苏小小喷鼻香消玉殒的。
鲍仁悲痛欲绝,只得遵照苏小小的遗嘱,将她葬在西泠桥畔,立碑“钱塘苏小小之墓”,墓上覆一亭,名叫“慕才亭”。
苏小小得以永久陪伴在她喜好的西湖山水旁,一贯到今日。

大概,每一位才子在失落意时,都抱负着有一位像苏小小一样平常的姑娘:不嫌弃自己卑微、贫穷,反而勉励自己、欣赏自己。
如果说,现实是冷漠无情的,那么苏小小便是一个令人感到温暖的梦。

李贺曾怀念苏小小,有《苏小小墓》诗云: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在李贺心目中,苏小小犹如《山鬼》中的神女一样平常,是集了山水景致之灵气为一体的女子。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一句读来令民气碎,佳人当年和心爱之人分开后的失落意情景仿佛再现。

温庭筠有《苏小小歌》云:

买莲莫破券,买酒莫解金。
酒里春容抱离恨,

水中莲子怀芳心。
吴宫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唐小江曲。

一自檀郎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绿。

在温庭筠的心目中,苏小小自是标准的江南美女,清丽温婉、婀娜多姿。
门前春水一如既往地妖冶,却由于佳人可悲可叹的命运而令人充满愁思。

佳人再难得。
生在西泠(ling),“去世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生平爱好山水”这是苏小小生平的遗嘱,苏小小这名命途坎坷的小女子,不仅仅是历史中一位让无数文人爱慕的女子,更是一个山水符号,一个诗意的文化符号。

声明:本文为原创,转载务必私信。
若私自转载将投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