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用“折柳”演绎了古人送别宾朋的浪漫诗情。实在,古人不仅折柳赠别,还会咏柳寻妻。唐代墨客韩翃与爱妻柳氏唱和的《章台柳》,就将二人的爱情演绎得缠绵悱恻。
韩翃字君平,系出名门,其祖父便是诗仙李白一贯时刻不忘的韩荆州,即荆州刺史韩朝宗。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曾有言,“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韩朝宗末了官至京兆尹,即长安地区最高主座,韩翃父亲韩质亦做到京兆少尹即长安地区最高副主座。
韩翃本可不必参加科考,走门荫路子入仕。但他意欲一搏科场,凭才华登第,遂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客居长安,准备科举。因韩翃不愿伸手从家里要钱,故“羁滞贫甚”。
有李姓将军颇为富有,与韩翃友善。韩翃的住所与李将军为爱妾柳氏购置的宅院附近,二人常常在柳氏住处饮酒赋诗长歌。柳氏“艳绝一时”,对韩翃渐生爱慕。李将军“知其意”,就玉成柳氏,又帮助韩翃钱财三十万,供其生活所用。
第二年,即天宝十三载(754),韩翃考中进士。唐代士人及第后,并不能立即得到官职,需待吏部考察,是为守选。守选期间,韩翃连续与柳氏在长安共居。一年后,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韩翃意欲赴驻守潼关抵挡叛军的哥舒翰军中效力,写下《寄哥舒仆射》一诗,年夜方表示“万里长城家,生平唯报国”。
然而,韩翃不为哥舒翰所用,只能连续在长安守选。柳氏劝韩翃应及时还乡探望双亲,报喜高中进士,也模糊有希望韩翃将两人亲事奉告父母之意。
当时朝廷平叛形势尚好,长安与各地交通还算顺畅,韩翃放心还乡探亲。不料,韩翃刚离开没多久,潼关失落守,长安沦陷。柳氏生活无着,变卖首饰为生,后畏惧因姿色受辱,就“剪发毁形”,到法灵寺出家。
平卢淄青(今山东省青州市一带)节度使侯希逸,素闻韩翃才名,请他到幕府任主管文书事务的布告一职。长安收复后,韩翃托人到长安探访柳氏着落,并捎去一个装满金子的锦囊,在锦囊上写下《章台柳·寄柳氏》:“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章台是西汉长安妓馆所在地,因位于秦国宫殿章台下方而得名。大乱太久,韩翃不知柳氏是否尚在人间,更不知她在战乱中如何生存,乃至想象到柳氏可能为生活或歹人所迫委身青楼。但无论如何,这统统韩翃都不在乎,他唯一在乎的是柳氏安全。
柳氏得诗,“捧金呜咽”,回诗《章台柳·杨柳枝》答道:“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去。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
韩翃接信大喜,欲与柳氏相见。但两人一在青州淄青,一在长安西京,东西相隔千里,为叛军阻隔,道阻且长,无法会面,相聚之事只能暂且搁置。
唐朝借兵回纥收复长安后,番将沙吒利立有战功,“窃知柳氏之色”,遂将她“劫以归第,宠之专房”。韩翃诗中“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竟然一语成谶。
代宗永泰元年(765),侯希逸被部将兵马使李正己发动兵变驱逐,代宗付与他尚书右仆射的虚职,许可他带亲随文武居住京城。韩翃这才跟随侯希逸,回到阔别十年的长安,却不知柳氏所踪,“叹想不已”。
一天,韩翃在长安龙首冈偶遇一辆帷幕喷鼻香车,因心中思念柳氏,不觉移步跟随。只听车中人问道,“得非韩员外乎,某乃柳氏也”。两人一别十年,终得相会。
柳氏让身边女仆见告韩翃,自己已被沙吒利打劫,此处不便深谈,请明晨赴道政里门一见。第二天算夜早,韩翃赴约而至,柳氏从车中递出随身所用喷鼻香膏交给韩翃作为纪念,表示“当遂永诀,愿置诚念”后拜别。此时的韩翃已经名列大历十才子,却不能保全心爱之人,不禁肝肠寸断,痛哭流涕。
当天中午,淄青平卢幕府众将在酒楼聚会,请韩翃参加。韩翃勉强答应,但到场后色颓丧,痛楚不堪。将军许俊与韩翃素相交好,得知实情后,拔剑合作,请韩翃写下笔墨信纸,骑上快马,弯弓携剑,径直闯进沙吒利府上,让柳氏确认是韩翃字迹后,当即将她带走交给韩翃。韩翃柳氏相对而泣。
当时沙吒利正得圣宠,韩翃、许俊要求侯希逸主持大局,代为疏通。侯希逸上表代宗,叙说原委,要求代宗玉成韩柳。代宗听闻此事,唏嘘良久,下诏“柳氏宜还韩翃”,同时赐沙吒利二百万钱作为补偿。
终于,韩柳坠欢重拾,长相厮守。唐代文人许尧佐根据此事写成传奇《柳氏传》,流传甚广。
(作者系中国公民大学历史学博士)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