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这7首军旅诗词积厚流光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整顿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满江红》大胆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好,它真实、充分地反响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
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巨的征战,以一种乐不雅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肚量胸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疆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梦境写得畅快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之间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结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 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神。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巨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疆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是王昌龄从前赴西域时所做,王昌龄所处的时期,正值盛唐,这一期间,唐在对外战役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傲心极强。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去世。

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述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役风云,又显得很妥善。
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停当妥善,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善,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

《凉州词二首》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时催。

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第一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高兴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死活置之不理的旷达、旷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首诗捉住边塞风光景物的特点,抒写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
这两首诗意境开阔,措辞富丽,节奏明快,富有浪漫气息。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前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繁芜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满感、任务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巨之感,都领悟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致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