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 掠影

让我们走进边塞诗的意象---玉门关。
再去重温古诗里的千年古关。

1

塞上曲

品读丨那些悲壮苍凉的玉门关诗词

唐代: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作为大唐子民保家卫国的热血豪情: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汉代的班超出使西域30年,为国家鞠躬尽瘁去世而后已,年迈的时候上书想回家,无可厚非。
但是戴叔伦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他以为班超的爱国主义还不足彻底——如果真的够爱,就不该提出“生入玉门关”,而是安心报国,纵使客去世异域。
一方面表达了戴叔伦自己深深的爱国之情,当仁不让,无怨无悔。
但是另一方面,个人又以为戴叔伦一个田园墨客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他一个躲避世俗的隐逸墨客,凭什么训斥班超呢?外出久了都想回家,何况班超出使西域都三十年了,老了走不动了,回家养老也无可厚非。

2

从军行二

唐代:王昌龄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樊篱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
人们戍边要依赖烽火来通报;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下子就看不见踪影了。

这首诗紧张描写的是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不雅观。
用笔隐曲,语浅意深,余味不尽。

3

咏史诗·玉门关

唐代:胡曾

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

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西北的入侵者不敢超越天山来入侵,成功御敌后战马也十分清闲。
将士们半夜在营帐中烛光下坐着,只想活着回家,可是祖国的边陲还须要他们防守,不然仇敌将入侵中原,生灵涂炭。

4

闺怨

看花无语泪如倾,多少东风怨别情。

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

这首诗从闺中的女子角度出发,描述了女子对戍边的情人或者丈夫的思念。
看着盛开的花儿,想着在边陲的丈夫,眼泪就一直地流下来。
东风一定像她一样讨厌离去,由于她正经历着生离——她的丈夫防守边关去了,留下她一个人每天惦记。
她不知道去往玉门关的路,只能在梦中去到边城,和他团圆,想看看他过得怎么样。

5

从军行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这首诗表达了在沙场上建功立业的强烈欲望——在玉门关从军,曾在金微山击破匈奴,驱逐胡虏。
边塞上演奏了一曲《梅花落》,这是战士们在庆祝战役的胜利。
鼓声在大漠荒海上鸣起,士兵们的大胆英气可以充斥在云间。
只愿能亲取单于的首领,直驱入铁关靖虏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