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天的尽头

白天的星星肉眼看不见

像是海里的小石子

傍晚来临前都沉在海底

赠书金子美铃全集来自星星和蒲公英的儿歌

——《星星和蒲公英》

蝉也怕热

脱掉了衣裳

脱掉后

就忘在那儿了

——《蝉的衣裳》

金子美铃(1903-1930)

《金子美铃》电影截图

金子美铃这天本国民童谣墨客

是大正时期文学的代表

天妒英才,她逝世时年仅26岁

流星般短暂的生平里

她留给我们512首童谣作品

金子美铃用孩子般自然状态去感想熏染

这个不完美、乃至有些残酷的天下

用晶莹剔透的措辞、绚丽的抱负

水晶般纯洁俏丽的心,折射她对天下的理解

她的作品当年并未受到过多关注

1984年,墨客去世54年后

全集几经波折终于由日本JULA出版局出版

反响非常热烈,已加印百余次,译成多国措辞

2001年纪念金子美铃的同名记录片上映

《金子美铃全集》依据日本JULA出版局威信版本译出

完全收录金子美铃生平所留下的全部512首诗作

著名旅日墨客、翻译家田原来生倾力翻译并作序

雅众文化&中信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金子美玲诗选

蜜蜂与神

蜜蜂在花朵里

花朵在庭园里

庭园在围墙里

围墙在小城里

小城在日本里

日本国在世界里

天下在神灵里

然后,然后

神灵在小小的蜜蜂里

庙会时节

搭好了花车

海边也设了冷饮铺

后门的桃子红了

莲池的田鸡欣喜若狂

考试昨天也结束了

薄薄的丝带也买好了

就等着庙会来了

就等着庙会来了

我与小鸟与铃铛

虽然我即便伸开双臂

也不能在天空飞行

但能飞的小鸟也无法像我一样

会在大地上快跑

虽然我即便扭捏身子

也不能发出清脆的声响

但能响的铃铛也无法像我一样

会唱很多歌

铃铛、小鸟与我

大家各不相同,大家都很棒

星星和蒲公英

看不见它却存在着

看不见的东西也是存在的

枯萎凋落的蒲公英

在瓦缝里不作声

一贯躲到春天来

肉眼看不见它顽强的根

没有家的鱼

小鸟在枝头筑巢

野兔栖息在岩穴

牛有牛舍和草铺

蜗牛驮着自己的壳

大家都有家呀

晚上睡在自己的家里

可是,鱼有什么呢

没长挖洞的手

也没坚硬的壳

人们又不会为它搭窝

没有家的鱼

无论夜晚海潮隆隆,还是冰冷彻骨

都在彻夜拍浮吧

金子美铃画作

译者序

云朵上的女神

文 / 田原

翻译完日本JULA出版局出版的精装六卷文库版《金子美铃童谣全集》,不禁再次感慨:天才为什么都如此悲剧!

多年前,早在仙台的东北大学任教时,记不清是出于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应诺了哪家报刊的约稿,翻译过金子美铃的五首小诗。
当时心怦然一动,诗句的光芒一瞬在面前闪烁。

对付墨客,不,该当说是墨客中的墨客,正值青春年华的二十五六岁彷佛是一道命运中难以超出的门槛,很多墨客都栽倒在这个年事段,随手就能列出一串名字:

李贺(790—816)26岁病故。

济慈(1795—1821)26岁病故。

裴多菲(1823—1849)26岁战去世。

北村落透谷(1868—1894)26岁自尽。

石川啄木(1886—1912)26岁病故。

金子美铃(1903—1930)26岁自尽。

左川爱(1911—1936)25岁病故。

立原道造(1914—1939)25岁病故。

海子(1964—1989)25岁自尽。

但这个年事段彷佛又是墨客最能开释自我、燃烧激情、思维最为生动、让想象飞行的期间。
撇开去世亡的缘故原由,如果把他们的英年早逝说成是相应了诗神缪斯的召唤,或许能缓和活着的我们的惋惜和悲哀吧。

金子美铃便是这么一位范例的悲剧人物。

1903年4月11日,美铃出生在山口县大津郡(现长门市)仙崎村落790番地的一个普通日同族庭,原名金子照子(婚后为宫本照子),上有大她两岁的哥哥金子坚助,下有小她两岁的弟弟金子正祐,家族成员中还有奶奶金子梅,父亲金子庄之助,母亲金子道。
比起父亲,母亲和奶奶是时常在美铃的诗歌中登场的人物。
父亲在美铃诗歌中的“缺席”,大概源于她对父亲淡薄的影象吧。
美铃2岁时,生活不才关市内的姨夫(母亲的妹夫)上山松藏经营的“上山文英堂书店”已颇具规模,单是中国就先后在旅顺、大连、青岛和营口开了四家分店,父亲为卖力经营刚刚在中国营口市永远街开业的书店,远赴中国。
遗憾的是在翌年(1906年),也便是美铃3岁时,年仅31岁的父亲溘然客去世他乡,很永劫光误传为被中国人杀害,实在后经考证核实是患急性脑溢血去世亡。
作为一家的顶梁柱,父亲的去世使美铃的家庭构造随之发生变革。
美铃4岁时,由于姨和姨夫膝下无子,当然也存在姨夫家故意为减轻美铃母亲家庭包袱的成分,把美铃2岁的弟弟收为养子,名字改为上山雅辅。

从美铃的年谱和评传来看,除了18岁那年在九州大学附属医院照料住院的姨夫一个半月,以及23岁结婚后的第二年去了一趟婆家——丈夫宫本启喜的故乡九州地区的熊本市之外,美铃在自尽之前险些没有阔别过自己的故乡。
11岁时,还是小学生的美铃就开始在书店帮忙整理图书,估计她大量的阅读履历就始于这一期间。
13岁小学毕业考入郡立大津女子学校,这一年5月,在每年只在这个期间出版一期的(笔者推测是跟哥哥和弟弟三人手工制作的极其大略单纯的文艺沙龙期刊)杂志《棹》第三期上揭橥处女作《雪》之后,直到17岁从女子学校毕业,金子美铃在这家杂志上数次揭橥诗歌和短文作品。
美铃在考入郡立大津高档女子学校第二年的1918年,她的姨母上山藤去世去。
翌年即1919年,也便是在美铃16岁时,她的母亲与姨夫再婚。
这时的金子家只剩下奶奶、哥哥和美铃。

1923年,20岁的美铃不才关市内的上山文英堂书店的分店(听说当时下关市内就有四家分店)正式上班,空隙之余在“精神的王国”(书店)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从20世纪20年代前后日本对外来文学的收受接管(翻译)状况来看,美铃毫无疑问受到了同时期的庐谷庐村落、北原白秋、三木露风和被视为美铃伯乐的西条八十等人创作的童话和童诗的影响。
1922年创立“日本童话协会”和创刊《童话研究》的庐谷庐村落1925年出版了《永久的孩子安徒生》并翻译了一系列安徒生的童话作品,西条八十翻译了《天下童谣集》和英国墨客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作,两人上述的译为难刁难美铃影响最大,同时也很有可能是她汲取外来文学的紧张资源。

美铃虽然年少有为,但真正的诗歌创作却开始于20岁在书店上班往后。
1923年6月,她初次利用金子美铃这一笔名,向当时在日本颇具影响力的《童话》《妇人俱乐部》《妇人画报》《金星》等商业杂志投稿,这几家杂志均在当年的9月号揭橥了她的作品。
作品揭橥后,美铃被当时主持《童话》杂志编辑事情的墨客西条八十盛赞为“年轻童谣墨客中的巨星”,该杂志的读者反馈栏里美铃也被读者称为“云朵上的女神”,实际上美铃也是西条创造的人才。
之后直到美铃自尽前一年的1929年,美铃在杂志上统共揭橥了90首诗作。

1926年2月在姨夫的撮合下,美铃与书店店员宫本启喜结婚,听说这一桩婚姻也有姨夫将来让美铃夫妇继续书店家当的个人打算。
11月14日女儿房江出生。
1927年夏天,美铃曾背着襁褓中的女儿翻山越岭来到下关车站,与前去九州演讲在此转车的墨客西条八十在站台上有过五分钟的会面,西条八十曾在美铃自尽后的纪念文章里称,见面五分钟,跟美铃的交谈,远远没有西条抚摸孩子头的韶光多。
也便是在这一年,美铃被到处弄柳拈花的丈夫传染上性病——梅毒,在与生动于同期间的童谣墨客岛田忠夫的通信中,美铃曾流露出对丈夫的不满,说他是“放荡无顿(放荡不羁)之人”。
1928年底,美铃被丈夫严格禁止创作和在纸上写任何笔墨,再加上缠身的性病在当时没有治疗方法,美铃在痛楚中陷入绝望。
从1929年夏天到秋日,美铃在病榻上把其创作的512首诗誊写成三大本《俏丽的小镇》《天空中的母亲》《寂寞的公主》,分成一式两份,一份寄给了墨客西条八十,一份委托弟弟正祐保管,然后中止了写作。
1930年2月,美铃与丈夫终于正式离婚,但在得知女儿的抚养权被丈夫强夺后,美铃内心极度绝望。
3月9日,美铃在附近的摄影馆为3岁的女儿留下一张照片,归途还为母亲和女儿买了她们爱吃的樱叶饼,晚上照常不误一边为女儿沐浴,一边为她唱童谣,在孩子睡下后,分别给姨夫和母亲、丈夫和弟弟正祐写下几份遗书,然后把遗书和领取照片的收据置于枕边,服用大量的安定剂(类似于现在的安眠药),在她刚搬回不久的上山文英堂书店的二楼自尽,用去世亡的办法抵抗强行夺走孩子抚养权的丈夫。
她在留给丈夫的遗书里写道:“如果你真的要把房江带走的话,那就带走吧。
我想把房江养育成心灵丰富的孩子,就像母亲养育我一样,以是我想让房江随着母亲终年夜,如果你仍不同意,那我也毫无办法。
你能给予房江的只是钱,而不是精神食粮。
”而在写给母亲的遗书里,在请托母亲往后养育女儿和体谅自己先走一步的不幸时,写道:“我的心也像今晚的玉轮一样沉着”。

金子美铃之墓

美铃自尽后,除了西条八十和岛田忠夫等极少数熟习她的童谣墨客写过短文怀念她之外,去了另一个天下的美铃险些被众人遗忘。
她去世后的多少年内,虽然有几家出版社编选的童谣诗选里选过她生前揭橥的几首诗作,但险些没有再引起人们的关注。
时隔半个世纪的1982年6月,对美铃作品感怀至深和共鸣已久的童谣墨客矢崎节夫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辗转十多年打听到美铃的胞弟上山雅辅(金子正祐)的存在,在取得联系后,矢崎借来了美铃弟弟保存的三册遗稿(美铃的三册手抄诗集),如获珍宝,拍桌赞叹后,为诗集的出版四处奔忙。
矢崎相继咨询了多家出版社,都因没有太大的市场效益而被反对,那时的矢崎曾打算自费出版,后来跟JULA出版局协商,在面向读者预约征订达到300册时,出版社决定限数出版1000册。
1984年初,美铃的三册诗集共 512首儿童诗终于以《金子美铃全集》三卷本的形式出版。
同年,她的两首诗《渔业丰收》和《积雪》就被东京大学的高考试题采取。
虽然离美铃去世相隔了54年,但美铃诗性的光芒并没有因岁月的久远而暗淡,也没有因时期的不同而过期,反而穿透韶光和时期的阻隔,闪亮在读者面前。
美铃全集出版后,很快在日本社会和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出版社纷纭哀求出版她的选集。
包括一版重版的全集,多种版本的选集,都成为那些年销路最好的图书,单是角川书店的文库版《金子美铃童谣集》,从1998年初版截止到2012年就已经重印了72次,我手头上的这套定本精装六卷文库版《金子美铃童谣全集》出版不到十年就已重印了五次。
美铃全集出版之后,在美铃的故乡山口县长门市的大力支持和宣扬下,历经十余年,终于逐渐被更多的一样平常读者所认知和接管,尤其是1996年《我与小鸟与铃铛》入选日本的小学教材之后,更是引起普遍关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美铃粉丝会,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常常先容和引用她的诗句,同时还拍成电影,改编成歌舞剧搬上舞台,写入绘本和画入漫画,有几十首诗先后被不同的作曲家谱成曲在孩子们之间传唱。
2003年4月11日,在美铃100周年诞辰的这一天,长门市政府把美铃出生在仙崎的故居改建成“金子美铃纪念馆”,至今参不雅观者已经打破百余万。

曾跟我同在大阪一所艺术大学教过书的漫画家里中满智子,在一篇纪念金子美铃的文章里称:“有自己措辞的人是幸福的,有自己视线的人生是充足的。
”笔者对此深有同感。
措辞决定墨客的成败,但措辞又不仅仅是形而上和不雅观念上词语呆板无味的组合,它必须带有墨客的体温,表示出墨客的脾气、思想和诉求,言为心声,声,某种意义上也是墨客的颜色,无论赤橙黄绿还是青蓝紫白,无论色感深也好浅也罢,空灵而不空洞,流畅且又耐读,有血有肉又意蕴深远回味无穷,都必须让读者感悟出墨客的表现意图,并让读者为之共鸣。
有的墨客写作很永劫光乃至生平都不会形本钱身的语感,而有的墨客一脱手就很快找到和形本钱身分歧凡响的措辞觉得,美铃便是很快形本钱身独特语感的墨客。
视线既是墨客看待事物的办法,也是墨客瞩目天下的姿态,美铃的绝大部分诗歌险些都是在还原她童年和孩子时期的影象,以儿童的眼力和孩子的口吻以物言人,将事物的特色授予无限的童趣,在形象光鲜和幽美明朗的意境背后,又饱含着回味不尽难以言表的余韵。

她的诗歌特点我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点:

1.夷易、淳厚、自然的诗歌措辞与想象力的有机结合。

2.意象、直觉和感想熏染性的和谐统一。

3.生动活泼的口语,光鲜独特的节奏感。

4.构思新奇,诗情饱满,词语闪电转换带来意外性。

5.纯洁、浪漫、细腻的视点建立在丰富的心灵之上。

6.对拟人法、疑问法、摹声法、复沓、比喻、假设的妙用。

美铃虽然没有生在富人家庭,但生活上的不宽裕反而授予了她聪慧丰饶纯洁的心。
生于斯长于斯的海边村落庄是美铃感想熏染性形成的核心,也是她的灵感之源和诗歌的出发点。
我在谷歌舆图上搜索了一下她的故乡——仙崎的地理位置,跟矢崎节夫在评传里描述的基本同等。
仙崎地处山口县萩市和下关市之间,毗邻日本海,东连仙崎湾,西接深川湾,南靠绵延起伏的山脉,北面被青海岛环抱,是面积不大的小三角洲,听说在古代便是出名的捕鱼捕鲸的小镇。
美铃诗歌中频繁登场的鱼虾、船帆、水手、海岛、港口、波浪、海面、海滩、航标灯、礁石等等都是她自幼看着终年夜的风景,而野花野草、树林果实、田间小路、神社神轿、大街小巷、花店商店、马车汽车、太阳玉轮、虫鸣鸟叫、蓝天白云、清晨薄暮、风雪雨雷等等又都是她身处个中的自然和事物,一旦呈现在她的笔下,都会因她点石成金的邪术变成鲜活生动的诗篇。
日本已故墨客岛田阳子曾在短文里称:“大海和天空是美铃最神圣的场所”。
美铃的心中确实容纳着天空和大海,实在对天空和大海的情有独钟也是源于她的真实感想熏染。
她有很多诗篇都带有很大的写实性和速写性,她彷佛很善长捕捉因触景生情而产生的瞬间觉得,也很善于去表现生命体验和影象中的某个霎时、某段往事、某次触动、某次梦境、某次伤感,或哀婉或欢愉或孤独或希望或气馁等等,美铃都会带着干净无暇、纯粹透明的童真超越公式化了的措辞去表达,她是内心拥有巨大无边的爱的宇宙的天才!
美铃险些是在孤独中终年夜的,天下万物在她的孤独中物换星移、时令交替、昼夜更新,呈现在她的面前。
孤独是美铃诗歌的另一种声音,或许正好是这种淡淡的孤独感滋润津润着她的感性,丰富着她的想象力和心灵。

毋庸置疑,真正的天才具有抗拒韶光的力量。

当然,也具有阐明灵魂的力量。

只要天空存在,就会有飞舞的云朵;只要大海存在,就会有涛声鼓噪;只要有大地,就会有野草和树木丛生。
只要地球存在,生物就会生生不息,繁衍不止。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在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的同时,也在主导着人类文明。
天才作为人类中罕有的存在,在为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做出贡献的同时,实在更多地在支配着人类的精神层面,墨客、作曲家、画家或许是个中的佼佼者。

金子美铃是一个奇迹。
沉默、埋没、偃旗息鼓近半个世纪,被重新发掘后,仍旧为百年后的读者和时期带来冲动和震荡,这当然取决于美铃天才般的创造力。
真正的天才不会被韶光压垮,他们只会随着光阴的推移,散发出更刺目耀眼的光芒。

纵然从1882年日本萌创造代诗的《新体诗抄》算起,在日本近140年的当代诗歌史中,金子美铃的存在仍旧是一个奇迹,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
她的诗被重新发掘后,已经不断地被日语之外的很多语种所收受接管,纵然被翻译成其他措辞,她的诗同样为不同措辞、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崇奉的读者带来抚慰和惊喜。

翻译是一种文化,也是一座文化的桥梁。

当代日语作为胶着性的二重复线型措辞,它的很多措辞特点为翻译带来难度。
大致特点为:

1.杂交的措辞性情,由和(日)语、俚语、汉语和翻译语构成。

2.表记笔墨的多样性:汉字、平假名、片假名、罗马字。

3.主语省略,词形变革,尤其是动词时态变革的丰富性。

4.靠助词和助动词的黏着支配单词在句子中的角色和意义。

5.暧昧性、感情化、开放性维系在主(补语)—宾语—谓语的语法秩序上。

翻译作为一门年轻的学问,不少主见和不雅观点至今仍辩论不休,各自为政。
实际上翻译很难形成共识性的定论,孰优孰劣取决于韶光和读者。
但有一点大家彷佛达成了默契,那便是翻译的虔诚性,这一点该当称为翻译最基本的伦理框架。
隋朝名僧彦琮曾为翻译提出过“十条八备”,唐代玄奘也提出过“既须求真,又须喻俗”,这是他们翻译佛经的心得。
近代的莎弗莱为译者提出过三个条件,本雅明“机器的复制”,克罗齐的“翻译即创作”,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宁信而不顺”,林语堂为译者提出的三个标准和三种任务,等等,基本上都是把虔诚性放在紧张考虑的。
翻译过程中,机器的教条的硬译确实值得当心,但盲目的无政府主义的乱译也不可取。
在遵照一定的翻译伦理框架内,因措辞性情和文化习气的不同,适当做一些灵巧调度一贯是我所强调的。
可是,纵然是这么一个不雅观点,在详细的翻译实践中仍时时给我带来困惑。

跟汉语比较,日语中的口语和书面语有明确的界线,而日语中丰富多变的拟声词又是汉语很难承载的,美铃的诗歌中正好就利用了很多形象光鲜生动的拟声词,虽然在翻译时想尽最大努力原汁原味地在自己的母语中置换出原作的语感和文学气氛,但有时仍力不从心。

感谢美铃,是她清新、明朗、纯粹的诗歌文本让我在传授教化之余把统统置之不理,起早贪黑地谛听她在每首诗中的倾诉,感想熏染她每首诗的脉动。
翻译的四个多月如弹指一挥间,成为我最难忘的幸福光阴。
那段韶光里我犹如着了魔,被她诗歌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忘我投入地向前奔跑,让我看到和听见她诗歌中的国王和公主,海底龙宫的舞女和殿堂,天涯海角的反应,星星的眼睛、玉轮的微笑,风的呢喃、雨的歌唱,锣鼓喧天的庙会场景……让我如诗魂附体一样地随着她的诗歌一起感伤、一起孤独、一起调皮、一起哭笑、一起捉迷藏。

美铃全集译完后,我的学生、博士生刘沐旸校阅了全部译稿,并提出了很多宝贵见地,在此也要感谢她。
六卷中的个中一卷里的部分作品,曾作为教材在翻译教室上利用过,常常想起毕业返国的两位学生裴文慧和陈颖同学,与她们在教室上谈论翻译的场景历历在目。

如果能活到本日,就已经115岁了。
金子美铃并没有阔别我们,她只是在跟我们捉迷藏,藏在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地方。
或许她便是云朵上的女神,我们虽然看不见她的身影,但仍旧能够强烈地感想熏染到她的存在!

2018年2月13日 于日本

名家推举

金子有作为童谣作家最名贵的本色——想象力之飞跃。
这一点是别人难以模拟的。

——西条八十(日本墨客)

美铃的作品,隔了半个世纪的冬眠,复活往后得到了永恒的生命。

——新井一二三(日本作家)

感谢美铃,是她清新、明朗、纯粹的诗歌文本让我在传授教化之余把统统置之不理,起早贪黑地谛听她在每首诗中的倾诉,感想熏染她每首诗的脉动。
翻译的四个多月如弹指一挥间,成为我最难忘的幸福光阴。

——田原(译者、墨客)

金子美铃有着为尘世间的微末之物而疑虑的墨客天赋,天真之眼瞩目着落日草原,也瞩目着失落去孩子的麻雀,优柔之心牵挂着玉轮山林,也牵挂着失落去一条腿的蟋蟀。
无论是小景速写,还是传说复现,她都用爱去书写,无论是生命的欢欣,还是生活的悲苦,她都存心去吟唱,唱着唱着,就把自己的生命变成了歌。

逐一常立 (儿童文学作家及研究者)

福利韶光

请大家转发本文到朋友圈,配上推举语

截图并私信发送到本微信公号后台

我们将于下周末公布1位幸运读者

送出精装《金子美铃全集》1套

上回泰戈尔《吉檀迦利》赠书活动的

3位幸运读者是:

心木

浪岚

心一贯在奔跑

请三位朋友私信后台

或在本文末留言邮寄地址~

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赠书活动

说不定下一次幸运儿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