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歌咏言。
中国古诗中历来不乏关于农人悲苦生活的描写,这是中国一部分“士”的良心,也是历史上中国的良心。

作为一个农耕的国度,农人在历史上反而历来是最苦的群体之一。
中国绝大多数次王朝的覆灭,绝大多数的叛逆,农人都是主力。
盖因这个群体所受压迫最大,所受压力最重,所受欺凌最狠,所受不公最多。
平日农人是温驯可欺的,但他们的力量却犹如沉默的火山,一旦爆发,势必天翻地覆、大火燎原!

今日,农人的性子发生了一些变革,生活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但还有一些抵牾没能办理。
这些抵牾在屯子有,在城市也有。
在城里,突出的问题便是农人工的问题。
年底了,为让农人工过个好年,老板们,请把人为都结了吧。
如果还有犹豫,请一读下面的诗。

悯农

作者:李绅

四首古诗写尽农民苦说破人世不平今日不能再苦了农民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去世

春种秋收,历经半年多的辛劳劳作,才可能有一点收成。
中间倘若碰着干旱、洪涝甚或人祸,农人就很可能颗粒无收。
按说农人该当是付出最多、代价最高的职业,但农人却每每过得最苦。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去世”。
为什么种田的反而被饿去世?请把稳,这是“被饿去世”!
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伤田家

作者:聂夷中

仲春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面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亡命屋。

“医得面前疮,剜却心头肉”。
只此两句,就道尽了农人绝苦田地,何须多言!

野老歌

作者:张籍

老田舍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粮食甘心在官仓烂掉化成泥也不给农人吃,农人只能以橡实为食,但是贩子家的狗却能长年吃肉。

善政、恶政,从来都不在官口,而在民心。
豪门酒肉臭,路有冻去世骨。
富者广厦万间,穷者无弹丸之地。
当你站在峰顶俯瞰人间,万家灯火却独没有属于你的一盏,自然也不见得心中会多么沉着。

村落居苦寒

作者:白居易

八年十仲春,五日雪纷纭。

竹柏皆冻去世,况彼无衣民。

回不雅观村落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紖被,坐卧有馀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竹和柏都是耐冬的植物,它们都冻去世了,可见八年十仲春的这场五日大雪是多么厉害,景象是多么冰凉。
农人十室八九贫,衣服破得连身体都盖不过来,只能靠烧蒿棘生火来御寒。
墨客看到这种情形,“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自觉不事劳作而坐享温饱,很是愧疚:我凭什么能这样舒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