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享学
根本字词:
认识本课“晓、慈、毕、竟、映、绝、鹂、鸣、含、岭、泊”11个生字,知道它们的读音以及大概意思,读准多音字“行”。
会写本课“湖、莲、穷、荷、绝、含、岭、吴”8个生字,能按照精确的笔顺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
主题要素:
能精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述的画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通过描写作者送别朋侪时所看到的西湖美景,表达了墨客对西湖的赞颂和对朋侪深深的眷恋之情。
《绝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闲居时所写。诗句描述了草堂周围妖冶奇丽的春色,表达了墨客惬意愉悦的心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精彩墨客,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复兴四大墨客”、“南宋四大家”。
注释:
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2.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4.毕竟:到底。5.六月中:六月中旬。
6.四季:春夏秋冬四个时令。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7.同:相同。8.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9.无穷:无边无涯。
10.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11.映日:日红。
12.别样红:红得特殊出色。
译文:
到底是六月的西湖美景,风光和其他时节不同。
满湖的莲叶清新碧绿,一望无际,一贯铺到水天相接的地方。荷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红艳。
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墨客杨万里的组诗作品。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俏丽景致,弯曲地表达对朋侪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墨客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季相同,这两句朴实无华的诗句,解释六月西湖与其他时令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
接着,墨客用充满强烈色彩比拟的句子,给读者描述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详细地描述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领悟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涯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通过对六月西湖景致的描写,抒发了墨客对西湖美景的赞颂,弯曲地表达对朋侪深情的眷恋。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上苍。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生平写诗1400多首,诗艺博识,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注释:
1.西岭: 西岭雪山。
2.千秋雪: 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 停泊。
4.东吴: 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 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洁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上苍:
首句写草堂周围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呈现一片活气,有条有理,构成了新鲜而幽美的意境,具有喜庆的意味。
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上苍”映衬下,色彩极其光鲜。
“黄鹂”“翠柳”“白鹭”“上苍”两两相对,在蓝蓝的天空下,白鹭展翅翱翔,黄鹂在绿柳丛中鸣叫,四种景物有条有理,描述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春景。表达了墨客闲适、喜悦的心情。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第三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以是积聚了“千秋雪”。“含”字表明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
末句再写从门外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
这首诗利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前两句写动景,后两句写静景,使整首诗更加生动鲜活,富有传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