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回后,贾宝玉去当和尚了,这毋庸置疑。
但是宝玉当了和尚并不是去世了,他去哪里当和尚?是一个人当和尚,还是有其他人作陪?由于80回后笔墨的遗失落,不得而知。

但是笔者重读第37回,彷佛找到宝玉归宿的蛛丝马迹:在黛玉去世后,他其余还有一个红颜心腹,她是谁?让我们从80回前的一些细节里还原黛玉去世后,宝玉的生活:依然是红袖添喷鼻香?

林黛玉变湘妃竹:娥皇女英,是两个女孩 。

37回探春倡议起诗社,探春就给黛玉起了潇湘妃子的别号。

“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别号湘妃竹。
如今她(黛玉)住的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
往后都叫她作‘潇湘妃子’就完了。

87版红楼史湘云做了秦淮河歌姬芦雪庵联诗湘妃竹是女中尧舜

曹翁在《红楼梦》中,非常重视名字对人物命运的暗示浸染,既然借探春之口给黛玉取名“潇湘妃子”,在80回后,就必有照料的人物命运。

但是从探春的说法可知,黛玉的别号出自娥皇女英的典故,而娥皇、女英实际是两个女子。

娥皇、女英,她们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尧帝禅让帝位给舜帝时,把娥皇、女英都许配给舜帝作帝妃。

舜帝在南巡到苍梧时驾崩,晋朝《博物志·史补》中写道:“帝崩,二妃啼,以泪挥竹,竹尽斑。
”这便是湘妃竹的来历。

也便是说,黛玉“潇湘妃子”的别号,实际包含的是两个女子,那么除黛玉外,还有谁呢?

在宝钗的判词中,多次涌现诸如“举案齐眉”、“停机德”这样只有夫妻间才有的典故,也便是说,宝钗末了嫁给了宝玉,成了他的妻子,那么潇湘妃子是不是黛玉和宝钗呢?

笔者认为不是,潇湘妃子除了黛玉,其余一人不是宝钗,而另有其人,她就在李纨的一句诗里。

煮芋成新赏:皑皑白雪下,黛玉之命危如累卵。

在芦雪庵联诗一回,以王熙凤的“一夜北风紧”开始,以“欲志今日乐,凭诗祝尧舜”结尾。

这次联诗十分热闹,湘云、黛玉、宝琴等联得十分尽兴。
但笔者奇怪的是,一帮女孩都因此风花雪月入诗,为何以“凭诗祝尧舜”结尾?尧舜是江山社稷之明君,和这帮闺阁女孩有啥关系?

笔者认为,把这次联诗的内容,和寒塘渡鹤影的细节联系起来,原形就浮出水面了。

芦雪庵联诗,是大雪之后,大不雅观园诸芳作的应景诗,开头便是“一夜北风紧”,这既是写景,更是照料贾家碰着了危急:大厦倾倒,山雨欲来风满楼,是谓“北风紧”。

贾家一夜北风紧,大不雅观园里的女孩就如覆巢之下的丸卵,她们是什么命运?

宝钗在诗中联道:“皑皑轻趁步,”黛玉联道:“翦翦舞随腰。
煮芋成新赏,”宝玉联道:“撒盐是旧谣。

三人说的都是雪下之景,但宝钗认为皑皑白雪趁得步子都轻快了,而黛玉却是在翦翦白雪中,将“芋”煮成了新赏。

在宝玉讲的老鼠精的故事中,就曾提到过,摇身变成一位极标志的小姐的小老鼠精说:“我说你们没见过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喷鼻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喷鼻香玉呢!

“喷鼻香芋”便是“喷鼻香玉”,都是林黛玉,以是“翦翦舞随腰,煮芋成新赏”的意思实际便是黛玉在翦翦飘雪中被煮成熟的喷鼻香芋了。

果子喷鼻香芋煮熟了面乎乎的能吃,而作为人的黛玉被煮成喷鼻香芋,那便是煎熬,是去世了。

以是宝玉才把纷飞的白雪比成“撒盐”,“雪”在红楼梦中便是“薛”,从这个意义上说,黛玉的去世,和薛分不开。
以是薛在宝玉身边,就犹如在他伤口上撒盐。

关于薛家对黛玉的伤害暂且不提,我们看黛玉去世后,宝玉身边的红颜心腹是谁?

凭诗祝尧舜:林黛玉去世后,另一位红颜陪宝玉守墓。

第76回,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馆联诗,黛玉溘然指着河里的一个黑影对湘云说:“你看那河里,怎么像个人往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吧?”

湘云见状拾起一块小石片,向池中打去,并说道:“等我打他一下。
”这时溘然从这黑影里飞出一只白鹤,向藕喷鼻香榭飞去。

由于这个情节,湘云联出了非常有名的“寒塘渡鹤影”。

“寒塘渡鹤影”,有红学家认为是湘云在写自己80回后,如白鹤一样在水上谋生,87版电视剧就有湘云成了船妓,和宝玉在水边生离去世别的场景。

但笔者认为,这是误解,寒塘渡鹤影,白鹤一贯都是在池中,而湘云是站在岸边,寒塘里的鹤影实际是宝玉,而非湘云。

看“寒塘”前面二人的联诗“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
壶漏声将涸,窗灯焰已昏。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世间的事没有定论,解释贾家发生了变故,只剩一缕魂魄空存。

“壶漏声将涸,窗灯焰已昏”,计时的壶漏里沙子已快干涸,夜已深了,窗灯还亮着,解释里面有个不眠的、有苦处的人。

“寒塘渡鹤影”,屋里那个有苦处的人走到池水里了,深更半夜去池水中干啥?“冷月葬花魂”,为花魂殉情呀!

以是“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说的不是湘云和黛玉,而是宝玉。

看这只白鹤被湘云打了一下去哪了——藕喷鼻香榭,那是惜春的住所,惜春末了是“独卧青灯古佛旁”,入了空门净地。
也便是说,黛玉去世后,宝玉经由史湘云打那一下,从为黛玉殉葬改为入了空门,当了和尚。

黛玉去世后,湘云成了宝玉又一个红颜心腹,陪他度过黛玉去世后难眠的日子,让他找到出路。

这便是为何在芦雪庵联诗,黛玉联过“煮芋成新赏”后,史湘云联到:“池水仍浮漂,照耀临清晓……瑞释九重焦,僵卧谁相问……海市失落鲛绡……清贫怀箪瓢……石楼闲睡鹤……”

实际这几句诗,你细细品品,都是湘云在黛玉去世后,开解宝玉的话,以及黛玉去世后二人的生活:

“照耀临清晓……瑞释九重焦”,太阳升起,万物又是新的开始,祥瑞之气能解统统焦虑、烦恼。

“僵卧谁相问”,宝玉如此僵卧缠绵床榻,意志消沉,能办理什么呢?“海市失落鲛绡”,统统如海市蜃楼一样,连盛泪珠的袋子都没了。

上面这些,便是湘云度化宝玉的心腹之言,是度化宝玉这只白鹤从池中殉情,到飞向藕喷鼻香榭,遁入空门的言语。

宝玉是在哪当和尚呢?第2回,贾雨村落在林家扬州郊野一处“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看到一座寺院“智通寺”,遇见一个“既聋且昏,齿落舌钝”的老僧,实际便是出家后的宝玉,彼时这个老僧正在煮粥。

宝玉成了和尚后,也是一个清贫和尚,他在林家郊野有竹林的寺庙干什么?为黛玉守墓呀!

而彼时,庙里除了宝玉,该当还有湘云,“清贫怀箪瓢……石楼闲睡鹤……”湘云吟诵的这两句,正好是在写80回后两人清贫度日,宝玉这只闲鹤清闲地睡卧石楼。

也便是说,黛玉去世后,湘云成了宝玉的心腹,二人相伴终老,以是潇湘妃子实际是指黛玉和湘云,犹如娥皇、女英一样,一起追随宝玉到去世,以是芦雪庵联诗末了一句:“凭诗祝尧舜”,娥皇、女英都是尧帝之女,舜帝之妻,她们才是宝玉不隔心的心腹,是值得千古传流的红颜心腹。

而宝钗,只管得到宝玉妻子的名分,却始终走不进宝玉的内心。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存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全内容。
如果喜好,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