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
纷纭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此道今人弃如土。
【正文】
贫交行(xíng )
描写贫贱之交的诗歌。
贫交行:描写贫贱之交的诗歌。贫交,古歌所说:“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贫贱方能见真交,而富贵时的交游则未必可靠。
翻手作云覆手雨,
富贵之交总是翻手覆手之间,忽云忽雨,反复无常,
“翻手”、“覆手”:用来形容人情变换无常或玩弄手段。得意时如云之趋合,失落意时如雨之分散,翻手覆手之间,忽云忽雨变换迅速无常,针言“翻云覆雨”即出于此。(可不是用来形容人的权力大,可以为所欲为)
作: 又作“为”。
纷纭轻薄( bó)何须数(shǔ)。
轻薄之辈却纷纭追随,无法计数。
轻薄:轻佻浮薄,不敦厚。
何须数:意谓数不胜数。数,计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君不见现在众人中像管仲、鲍叔牙那种贫富不移的深厚交情,
管鲍:指管仲和鲍叔牙。管仲从前与鲍叔牙相处很好,管仲穷苦,也欺骗过鲍叔牙,但鲍叔牙始终善待管仲。现在人们常用“管鲍”来比喻情意深厚的朋友。
此道今人弃如土。
已被视如粪土,抛弃净尽了。
今人:指轻薄辈。
弃:抛弃。
【格式】七言古诗
【名句】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纭轻薄何须数。
【基调】讽刺 鞭笞
【年事】杜甫31-45岁,极可能在40岁往后
【创作背景】
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杜甫31-45岁),极可能在40岁之后所作。杜甫的生平真是心伤而又无比艰辛的生平,尤其是到了中晚年更加悲惨。本想去朝廷任个职,赢利养家,无奈被李林甫以“野无遗贤”,堵去世了他的为官之路。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本就不富余的杜甫一家生活更加潦倒落魄,奔波辗转,乃至由于没有粮食小儿子竟然被饿去世了,切实其实是一部心痛无比的人间悲剧。在唐朝天宝十一年(公元751年,杜甫40岁),杜甫为了干谒官员,自己逐日骑着一头瘦弱的毛驴到处拜访求官,早上登门求见富豪的门,却吃了无数的闭门羹;晚上追着肥马浑身沾满灰尘,受尽别人的白眼。吃过别人的残羹剩菜,感想熏染到人间间最艰辛的生存之路。杜甫的人生没有李白那么幸运,他饱尝了人间的情面冷温暖酸楚苦辣,于是愤怒而无奈的写下了这首《贫交行》。
【考点】
考点1:“翻雨覆雨”这个针言出自本诗中哪一句?答案:翻手作云覆手雨。
考点2:“翻手做云覆手雨”是用来形容人的权势大可以为所欲为吗?答案:不是。是用来形容人情反复无常或玩弄权谋。
【赏析】
此诗感伤交道浅薄,情面冷暖,人情反复,所谓“人心不古”。全诗通过正反对比手腕和过情夸年夜语气的利用,吐露出墨客心中郁结的愤懑与悲辛之情。
第一句:“翻手为云覆手雨”,得意时的趋合、失落意时的纷散,翻手覆手之间,忽云忽雨,其变革迅速无常,给人一种势利之交“诚可畏”的觉得。(“翻云覆雨”的针言,就出在这里。)
第二句:“纷纭轻薄何须数”:虽然世风浇薄如此,但人们普遍对交友之道绝不在意。“何须数”强有力地表现出墨客对假、恶、丑的东西极度讨厌的态度。
第三句:“君不见管鲍贫时交”,将古道与现实作一比拟,反攻现实。古人以交情为重,相形之下,“今人”的“轻薄”加倍显得突出。
《史记》载,鲍叔牙从前与管仲交游,知道管仲的贤良。管仲穷苦,曾陵暴鲍叔牙,而鲍叔牙却始终善待他。后来鲍叔牙辅佐齐国的公子小白(即后来齐桓公),又向公子小白荐举管仲。管仲终于辅佐齐桓公造诣了霸业,他感喟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鲍叔牙对待管仲的这种贫富不移的交道是动听肺腑的。
第四句:“此道今人弃如土”:“弃如土”三字极形象,古人的美德被“今人”像土块一样抛弃了。这话略带夸年夜意味。尤其是将“今人”一概而论,范围过大。但只有这样,才能把世上真交绝少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