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宋代:周邦彦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
风骚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
早是萦心可惯。
向尊前、频频顾眄。
几次忆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更阑饮散春宵短。
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争奈云收雨散。
凭阑干、东风泪满。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薄暮深院。

今日词牌6首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宋代:廖世美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
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
惆怅相思迟暮。
记当日、朱阑共语。
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敦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断肠何必更残阳,纵目伤平楚。
晚霁波声带雨。
悄无人、舟横野渡。
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这首词上片写景,即描写浮云楼的欢快气势。
个中的“朱阑共语”,“别愁纷絮”、“塞鸿”、“岸柳”等,皆隐括杜牧诗句。
但情词熨贴、了无痕迹,见出融裁之妙。
《蕙风词话卷二》:“廖世美《烛影摇红》过拍云:‘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神来之笔,即已用矣!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宋代:毛滂

一亩清阴,半天洒脱松窗午。
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
唤人醒、不教梦去。
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此词以清泚的笔触,将夏日炎炎烈日下词人高卧松阴下的心怀、意绪表达得颇富诗情画意,读来饶有情味,引人入胜。

烛影摇红·元夕雨

宋代:吴文英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
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
入夜笙歌渐暖。
彩旗翻、宜男舞遍。
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
洗妆清靥湿东风,宜带啼痕看。
楚梦留情未散。
素娥愁、天笃信远。
晓窗移枕,酒困喷鼻香残,春阴帘卷。

烛影摇红·送会宗

宋代:毛滂

老景冷落,送君归去添凄断。
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

门掩绿苔应遍。
为黄花、频开醉眼。
橘奴无恙,蝶子相迎,寒窗日短。
会宗小斋名梦蝶,前植橘,东偏甚广。

这首词写老友别后作者的悲惨寂寞心境,同时写他对老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会宗名沈蔚,吴兴人,是词人的老朋友,也是当时有名的词人。
沈蔚与毛滂、贾收等为诗友,有诗词唱和。

烛影摇红

宋代:王重

烟雨江城,望中绿暗花枝少。
惜春长待醉东风,却恨春归早。

纵有幽情欢会,奈如今、风情渐老。
凤楼何处,画阑愁倚,天涯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