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万俟

一声声,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

一天一首古诗词  宋词万俟咏长相思雨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译文

一声声雨滴,一遍遍更鼓。
窗外的芭蕉和窗内的油灯,此时引起无限情愁。

(中榜)美梦难成,愤恨难平。
不说愁苦的人不喜好听,雨仍一直地一贯滴到天明。

注释

一更更:一遍遍报时的更鼓声。
恨,遗撼。
道:知。

赏析

人生因烦愁难以入眠的夜晚,实在有很多。

万俟咏的偶像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因相思离去之愁,难以入眠。

李清照《声声慢》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因国破家亡,怀念丈夫,难以入眠。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因考试落榜,难以入眠。

词人万俟咏,也因考试落榜,在一个雨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既然睡不着,就听听窗外的冷雨吧。
雨打芭蕉,一声声都滴入词人的心上,催着词人回顾一起的艰辛。
一更更,言词人从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一贯听到五更,也便是彻夜未眠。

无限的情愁,并不是由于雨声好听。
而是下阕所说,中榜美梦难以实现,心中愤恨难以平息。

明明不喜好听雨,它却不管不顾,一下便是一夜,一贯滴到天明。

词人写作,由客不雅观的“一声声,一更更,雨打芭蕉”,带入主不雅观的“梦难成,恨难平”,再回到客不雅观“空阶滴到明”,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写作天下。

词人精通音律,对付“一声声,一更更”叠词的利用,增加了音律上的美感。

值得把稳的是词人的名字,万俟(mò qí),不能读成一万的万和俟机的俟。
万俟,连在一起读,是个范例的少数民族的复姓。

屡试不第的词人,从此绝意做官,纵情歌酒。
自号“大梁词隐”。
直至徽宗政和初年,才得以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圆了一个仕途经济的梦想。

从人成长河来看,所有的愁苦都是短暂的,而光明则是永恒的。

愿我们夏日的梅雨之夜,没有愁苦,日日枕着诗意与美梦入眠。

赏析来源"大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