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是否须要有文化?中国书协副主席刘洪彪四句诗竟写错三句!
“草书的确写得很流畅,有气势,但卢纶的诗,四句话三句是错的。书法家首先应该是个文人。”这是一位网友对中国书协副主席刘洪彪以及他的作品的评价。是否如网友所说,四句话三句是错的呢,我们来看看这幅作品。
这是刘副主席的一幅草书(下图),也是被网友说的那幅作品,作品释文:“泉声遍野入芳洲,拥沫吹花上碧流。仲春行人渐无路,巢蜂乳燕满高楼。题名:唐人卢纶《曲江春望》诗一首。”
据悉,卢纶《曲江春望》共有四首诗组成,刘副主席写的是个中一首,与原版的确有很大出入,原版:“泉声遍野入芳洲,拥沫吹花草上流。落日行人渐无路,巢乌乳燕满高楼。”也便是说,除了第一句以外,剩余的三句刘副主席都写错了。
有没有这种可能,刘副主席写的不是我们常见的版本,而是其余一个版本呢?由于诗词历经很多朝代,有些内容不乏被人改动,乃至会有几个版本。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有的版本则是“乱石穿云”;再如,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别是一样平常滋味在心头”,有的版本则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卢纶《曲江春望》描写的是长安曲江春景,长安既如今的西安,属于黄河流域的西北方。全诗之交代了是春天,并没有说是哪个月份,从后两句诗来看,应是盛春时节,由于此时小乌鸦和乳燕才会出来。
然而,刘副主席写的是“仲春”,指定是早春,早春的西安并不暖和,有时还会飘下桃花雪。天冷会飞向南方,天暖和才会飞回来繁衍,这是燕子的生活习气。仲春的西安,燕子是不可能飞回来的,燕子爸爸妈妈都没回来,乳燕从哪里出来的?又如何满高楼的?再者,“落日行人渐无路”入夜了人找不到路可以理解,那么“仲春行人渐无路”怎么阐明呢?显然,刘副主席是写错了。
抛去这些还有一种可能,刘副主席手中的诗词资料是盗版的,由于盗版资料上是错的,以是写错了,都是盗版的错,和书写者无关,当然这是往好的方面去想,哈哈。
实在,网友说的“书法家也要有文化”,若放在过去是行得通的,放在本日就弗成了。过去的书法家都是集诗词、文章、书法为一身,只假如书法家一定是个文人。如东晋王羲之,虽然他以书法有名遐迩,但仍有诗词文赋传世;如宋代苏轼,虽然他的书法位居“宋四家”之首,若论造诣他的文学造诣远高于书法,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再如元代赵子昂、明代文征明、清代王铎等书法家皆如此。以是,“书法家也要有文化”放在过去行得通。
为什么说放在本日就弗成了呢?本日所有的书法家都过度看重技巧,一说到书法就要与技法、笔法等内容联系在一起,很少能有与文化联系者。常听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古人,却未曾见今人写过一篇“书论”,乃至是一篇像样的文章。
其余,本日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无一不是在抄古人的诗词文章,根本没有自己的东西,偶有一两个写自己的,内容还驴唇不对马嘴。书法家都是这样,那么书法爱好者一定随着效仿,这叫言传身教,书法爱好者将来成了书法家,之后的书法爱好者也会随着效仿,成为一个循环。以是,“书法家也要有文化”放在本日就弗成。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要哀求本日的书法家是个文人,何况书法如今是艺术,而艺术又是最自由的,至于作品只要不碍不雅观瞻就行,如是而已。当然,不哀求别人并不代表不哀求自己,我们已经知道“书法家也要有文化”,那么就要向这个方向努力,万一自己将来成了书法家,说不定就可以旋转如今的这种征象,你说是与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