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洛神赋图》

出自东晋顾恺之,真迹已经失落传,现存宋代四件摹本。
此画根据曹植《洛神赋》而作,全卷共分为三部分,细致的描述了曹植与洛神动人朴拙的爱情故事。

画卷从右端开始,第一部分是曹植与洛神的初见。
市价曹植率众随从由京城返回封地,于洛水之滨安歇。
风采卓绝的洛神翩跹而来,曹植被其绝世俏丽深深吸引。
二人以礼相待,情意缠绵。

《洛神赋图》截选

眼光如豆了原来洛神赋图有这么多动听的故事

洛神与诸神仙嬉闹之景。

第二部分描述了人神殊途,洛神与曹植不得不分离的场景。
曹植立于岸边,看着洛神拜别,眼含悲哀与无奈。

洛神拜别阵容颇为浩大,云车由六龙并排驾驶,鱼兽从水中跃起,生动而又细致。
洛神于座驾中,转头望向曹植,露出不舍之情。

第三部分,洛神拜别后,曹植思念深切,乘舟想要追赶云车,却已觅不得洛神身影。

曹植思念悲哀不能自已,甚至彻夜难眠,在洛水边等待天明。

之后驱车赶往封地,曹植仍不断转头张望,深切的表达了他的不舍。

2.《清明上河图》

出自北宋张择端,风尚画精彩作品,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景象。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描述了数量弘大的人物、畜生、建筑等,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代价。

全卷紧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了汴京郊野清新奇丽的春日景致。

《清明上河图》截选

第二部分是汴河码头的繁忙景象,人烟稠密。

第三部分描述了热闹的市区街道,酒肆、肉铺、茶坊,各种店铺搜罗万象。

不过,《清明上河图》并不单单是画出了汴京的商业繁荣景象,同时又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消防缺失落、城防涣散、国门洞开、商贸侵街、商贾囤粮等问题,都呈现在画卷之中。

3.《富春山居图》

出自元代黄公望,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描述山水美景,极为淡雅,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4.《汉宫春晓图》

出自明代仇英,是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宽30.6cm,长574.1厘米。
以春晓汉人宫廷为主题,描述了宫中嫔妃们的生活。

妆扮、灌溉、折枝、插花、喂养、歌舞、弹唱、围炉、下棋、读书、斗草、对镜、不雅观画、图像、戏婴、送食、挥扇,画后妃、宫娥、皇子、寺人、画师一百一十五人。

《汉宫春晓图》截选

5.《百骏图》

出自意大利籍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宽102厘米,长813厘米,图中共绘骏马百匹,游牧于林间,或立或卧,姿态互异。
全卷色彩浓郁,构图风雅,立体感强,令人印象深刻。

郎世宁利用中国软笔,采取西方的透视与光感技巧,中西合璧,形成别具一格的绘画风格,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对付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6.《步辇图》

出自唐代阎立本,内容描述贞不雅观十五年(641年),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接见吐蕃青鸟使禄东赞的场景。

图右,全图焦点的唐太宗坐于步辇中,被宫女们环抱;

图左三人,前为仪式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

7.《唐宫仕女图》

最精彩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
它们所表现的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是唐代仕女画的紧张艺术特色。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

《簪花仕女图》

《挥扇仕女图》

《宫乐图》

8.《五牛图》

出自唐代韩滉,将牛人格化,表示了任劳任怨的勤奋精神。

五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顾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

9.《韩熙载夜宴图》

出自五代顾闳中,以连环长卷的办法,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中盛宴之景。

全卷共分五部分,每部分以一屏风相隔。

第一段:韩熙载在宴会进行中与来宾们听歌女弹琵琶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韩熙载和他的来宾们心神专注侧耳谛听的神态。

第二段:描述韩熙载亲自为舞女击鼓,所有的来宾都以讴歌的神采注目着韩熙载击鼓的动作,彷佛都陶醉在美妙的鼓声中。

第三段:描述宴会进行中间的安歇场面。

第四段:描述韩熙载坐听管乐的场面。
韩熙载盘膝坐在椅子上,彷佛在跟一个女子说话,另有五个女子做演奏的准备,她们虽然坐在一排,但各有各的动作,绝不呆板。

第五段:描述韩熙载的众来宾与歌女们发言的情景。

10.《千里江山图》

出自北宋王希孟,绘画天才,用半年韶光完成这幅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南山水画,时年十八岁。
大概是天妒英才,他二十几岁便去世了。

作者集南北特色,继续了唐以来的青绿画法,画面雄浑壮阔,自然山水奇丽壮美,又将生活气息表现的恰到好处,是既写实又富空想的精良作品,中国传统山水少见的巨制。
卷后还有当时蔡京的题跋。

《千里江山图》截选

自学绘画无从下手?没人辅导学习?私信老王,回答“听课”,领取零根本绘画教程,邀您进入绘画互换群参加绘画打卡。

学画更多零根本教程,请关注老王教画画"大众年夜众号(名称:老王教画画,ID:jhh-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