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兄

唐代: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

古代真的女子无才就是德吗看看唐代七岁女孩这首诗自愧不如啊

诗的题目已经见告我们其内容是送别兄长,至于她的哥哥要去哪里,是出征还是赶考,诗中并没有解释,反正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她的哥哥要离开家乡去外边闯荡。
作为小妹妹舍不得自己的哥哥,以是一贯送到很远的驿站边,正所谓,千里相送,终有一别,在兄妹分离的时候,小女孩把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写成了一首诗。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心情,这也是很多送别诗的共有模式,但在诗歌中情和景是不能绝对分离的,这便是所谓的情景交融。
以是呢,妹妹看到的景致绝对不可能是可爱的,由于她心情不好,云彩只是刚刚升起的云,树叶也是稀稀拉拉的没有一点活气。
这两句中一个“别路”,一个“离亭”。
你看路是送别的路,亭是离去的亭,读了这两句我们都能想象到一个眼眶红红的小女孩那种舍不得哥哥离开的样子。

后面两句是小女孩的感触,但表面上还是写景,这里写的是天上飞的大雁,看到大雁结随同飞,小女孩感叹人和大雁究竟是不同的,大雁可以一起同飞,而她和哥哥却不能一贯走下去。

诗写到这里,景物说完了,感情也表达完了,离去的伤感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是不是写得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