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烛炬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3 年/678 年~740 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盛唐名相、墨客。张九龄聪明敏捷,长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登基后,他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官至中书令。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张九龄举止优雅,风姿非凡。富有远见卓识,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主要贡献。他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举之士,总问“风姿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贯为后众人所崇敬、仰慕。在文学方面,张九龄积极发展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朴实的措辞,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肃清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著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创作背景:
733 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在朝中任宰相的张九龄遭奸相李林甫诋毁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就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往后,同《感遇十二首》该当属于同一期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