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到“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还有“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等,字字句句,谆谆善诱,苦口婆心,饱含对众人的劝诫与勉励。

而在浩瀚的劝学诗中,有一首稍显俗气却又分外特殊,它出自北宋天子之手,个中两句更是家喻户晓。

《劝学诗》

宋·赵恒

北宋皇帝为勉励世人亲手写下劝学诗个中两句人人会背

巨室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如果想让家庭富余,不用买肥沃的地皮,读书就可以收成很多粮食;如果想要生活安定,不用建造高大的房屋,书中就有用黄金打造的屋子。

只要负责读书考取功名,总会有奴隶跟随,车马簇拥,佳人相伴。
大丈夫想要实现平生志向,就应该抓紧韶光刻苦学习勤奋读书。

全诗普通易懂,阐述读书的妙用,不仅可以收成功名利禄与红颜心腹,亦能寻得聪慧,丰裕人生。

个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历来被奉为劝学佳句,早已耳熟能详。

然而诗意虽大略直白,但作诗的人却并不大略。

赵恒,北宋的第三位天子,宋真宗,他的儿子则是历史上有名的宋仁宗。

数千年来帝王之位,总多尔虞我诈,然而赵恒的称帝之路却多了几分传奇与幸运。

赵恒年幼时,曾坐上天子宝座,宋太祖赵匡胤见状,惊异之余抚而问曰:“天子好作否?”

赵恒对曰:“由定命耳。

事实上,作为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赵恒虽英睿聪慧,但起初并未入选皇位候选人的席位中,比较之下,宋太宗更属意于自己的宗子和次子为继续人。

然而世事多变,先有宗子因叔父之去世而发疯遭到囚禁,后有次子病重早亡,就这样,排行第三的赵恒便顺势成了新的继续人选。

公元995年,表现良好品行出众的赵恒被册立为太子,百姓无不欢呼雀跃,为了避免与生性多疑的父皇生出嫌隙,此后几年赵恒依旧谨慎谦和,低调处事,直到公元997年,太宗因病驾崩,赵恒方才登基称帝,是为宋真宗。

登基之初,宋真宗任用贤良,勤于政事,并在宰相寇准的奉劝下,御驾亲征,降服辽军,与辽国达成“澶渊之盟”,实现两国百年和平。

然而,在位后期,却沉溺于“东封西祀”之中,广建宫不雅观,劳民伤财,将前期积蓄挥霍殆尽,甚至于晚年“内之蓄藏,稍已空尽”,百姓怨声载道,社会抵牾急剧加深,不仅不办实事,反而热衷以“祥瑞”将诸般隐患粉饰太平。

公元1022年,宋真宗重病离世,享年五十五岁,生前统统功过得失落终留待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