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这首《摸鱼儿》,作于公元1179年(淳熙六年),辛弃疾南渡之后的第十七年,时年四十岁,被朝廷支来支去的他再次由湖北转运副使改调湖南转运副使。这次,他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官湖南。现实与他规复失落地的志愿相去愈来愈迢遥了。行前,同寅王正之在山亭摆下酒席为他送别,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本日是【中华农历4720年 壬寅兔年 正月初四(阳历公元2023年1月25日) 星期三 经典诗词第30首】,我们来欣赏辛弃疾这首伤春悼古之作《摸鱼儿》:
【摸鱼儿】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
①长门:汉武帝把陈皇后贬居长门宫,司马相如作《长门赋》,汉武帝看到此赋,遂有所感悟,又宠幸了陈皇后。
②皆尘土:用《赵飞燕外传》附《伶玄自叙》中的语意。伶玄妾樊通德能讲赵飞燕姊妹故事,伶玄对她说:"斯人俱灰灭矣,当时疲精力驰鹜嗜欲引诱之事,宁知终归荒原外草乎!
"
【译文】还经得起几次风雨,春天又将匆匆归去。爱惜春天我常怕花开得过早,何况此时已落红无数。春天啊,请暂且留步,难道没听说,连天的芳草已阻断你的归路?真让人恨啊春天就这样默默无语,看来殷勤多情的,只有雕梁画栋间的蛛网,为留住春天整天熏染飞絮。长门宫阿娇愿望重被召幸,约定了佳期却几次再三耽误。都只因太俏丽有人妒忌。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深情又向谁去倾诉?奉劝你们不要得意忘形,难道你们没瞥见,红极一时的玉环、飞燕都化作了尘土。闲愁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楼凭栏眺望,一轮就要沉落的夕阳正在那,令人断肠的烟柳迷蒙之处。
【赏析】
这首词《摸鱼儿》作于1179年,此时距辛弃疾南归宋朝已过去了十六个年头,且南宋国势日益衰微,政权腐烂,要想收复中原已不大可能。此时作者对国家的感情十分繁芜,既希望国家好起来,但失落望又更多于希望,这首词便是这等繁芜心情的表示。表面看来作者是在伤春悼古,实际则是在写自己的忧国之心,蕴藉美尽得以表示。
上片直接从伤春入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词人开篇便嗟叹这花红柳绿的春天即将在风雨之中离开。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多希望这花儿迟些开放啊,这样我就可以多多享受春日的美景了,只是这花着花落不由人意啊,但词人仍不甘心,大呵一声"春且住!
"这是发自心底的欲望啊。
"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听说芳草已经长满到天涯海角而遮断了你的归路了,可是春不答话,还是悄悄溜走了。
"算只有殷勤,画蛛网,尽日惹飞絮",到处寻觅春天的痕迹,也只有那在檐下勤勤恳恳劳碌的蜘蛛身上还粘惹着些春天的柳絮了。
下片一开始就用了汉武帝陈皇后失落宠的典故来有喻指自己现在的失落意。
"长门事,准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叙写的是陈皇后因招人妒忌而被打入冷宫,后来她自己用黄金买得当时极负盛名的词赋大家司马相如的一篇《长门赋》,希望借此让汉武帝转变主张。可是却也未能如愿,买来了词赋也换不回那久久怀恋的脉脉深情啊。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争来了宠又如何呢?终极还不是要归为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这几句是在抚慰自己不要用凭高望远的方法来排解心中的愁闷,由于那快落山的斜阳与暮霭笼罩着的杨柳都会引发心底更多的愁苦啊。
此词的写作手腕颇似屈原《离骚》,同样因此喷鼻香草美人为比兴,来抒写自己的政治情怀。风格上,一变辛词常见的豪放,倾向柔美一起,委婉蕴藉,却又与一样平常写儿女柔情和风月闲愁的婉约词大有不同。今人夏承焘评之曰:“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欢迎大家转发、评论、点赞、关注。
图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