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名的选取上,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即“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
”当然也不是绝对,毫无疑问的是,人们印象中,古人的名字一向更有内涵、更高雅。

比如取自《楚辞》的戴望舒、梅兰芳、南怀瑾……

取自《诗经》的傅斯年、邵洵美、屠呦呦……

当然一些名字可能没明确出处,但依然称得上是绝美的好名字,比如瞿秋白、饶平如、梁宗岱、戴安澜……

朱自清吕碧城冰心他们的名字都出自古诗词

因此,并非所有的好名字都出自诗经楚辞,笔者更喜好那些取自古典诗词的名字。

不管是恰巧,还是特意取之,都无法粉饰他们名字的文雅,那文雅背后都有一句千古流传的诗词……

吕碧城

吕碧城,她的名字源于唐代墨客李商隐的《碧城》诗:“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碧城,是神仙居住的城邑,古诗词中诸如“紫府”、“蓬莱”、“瑶林”、“阆苑”等均是指神仙的寓所,唯有“碧城”更隐晦一点,让人仅从字面上不可知。
碧,是纯净清澈的青绿色;城,有“倾城”之意,两字搭配,叫人产生一种心驰憧憬之感。

吕碧城亦如其名,一贯活得清闲超脱。
她是民国一位才情和抱负兼具的女子,其声名超过了文坛和政坛。

她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如烟花般残酷,末了却皈依空门,伴青灯古佛。
或许她毕生追求的是一种近似于乌托邦式的空想生活,至极之后注定走向沉着。
她的字遁夫,是否也在冥冥之中预示了她的隐退。

张恨水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
17岁那年,他在苏州求学,第一次投稿时他给自己取了笔名“恨水”,取自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成长恨水长东”。

张恨水酷爱词章,读了李后主这首词,想到人生有限,他不想让自己的生命像流水一样匆匆流逝,就取了这个笔名,以警觉自己珍惜光阴。
听说他彼时感情忧郁无奈,这句词和笔名也是贰心情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20到40年代,张恨水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的章回体小说在报纸、杂志上连载,反响强烈,不止深受读者欢迎,还引起文坛关注。
他被纳入当时名噪一时的“鸳鸯蝴蝶派”作家行列,终极成为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家,造诣卓著。

29岁那年,他遇见了自己的第二位妻子胡招娣。
婚后,张恨水嫌“招娣”这个名字太俗,遂亲自为妻子更名,取《滕王阁序》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秋霞”二字,寓意两人双宿双飞,永久相守。
他还以秋霞的经历为梗概,写了小说《落霞与孤鹜》。

张恨水笔下的故事,大多都充满了曲终人散的凄凉。
他写尽了时期背景下的悲欢离合,就像他给人物起的名字一样,带着诗意而凄清的色彩。

比如《金粉世家》中女主角生僻秋的名字,大概率出自《雨霖铃》中那句:“多情自古伤离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也或许出自李煜《相见欢》中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还有柳春江,该当出自《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多少很多多少愁?宛如彷佛一江春水向东流”。

范烟桥

范烟桥,名镛,字味韶,号烟桥。
范烟桥的诗、词、曲均学南宋白石道人姜夔。
姜夔善制曲填词,还善于演奏箫笛。
“烟桥”二字便出自姜夔《过垂虹》:“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顾烟波十四桥。

松陵,吴江别名,垂虹,吴江县一座名桥。
范烟桥恰好是吴江人,他出生于同里一个书喷鼻香世家。
他是中国近当代著名小说家,同时也是近代有名的旧体墨客和诗评家,还推动了中国电影奇迹的发展。

大概我们对范烟桥尚且陌生,但由他作词,代表着上海滩遗韵名曲《夜上海》,你一定听过。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涉足影坛,为各大影片公司撰写剧本,创作电影歌曲,曾一度红遍了上海滩。
周璇主演的《西厢记》中,主题歌《拷红》《月圆花好》也是范烟桥创作的。

朱自清

朱自清,“自清”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明正派以自清乎。
”意思是廉明正派使自己保持明净。
这表示了民国知识分子廉明正派的高风亮节,综其生平来看,朱自清确实很好地在诠释着这种品质。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自华”该当出自苏东坡《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绝大多数人对朱自清的印象,始于中学时期教材里的名篇《背影》,那种平凡朴质的亲情,让人感怀万分。

后来,又学习了他那篇《荷塘月色》,溶溶月华下的湖畔美景,在他的生花妙笔下其实赏心悦目。

陈竹隐

陈竹隐,是朱自清师长西席第二任夫人。
梅尧臣《潜溪》中有一句“寒溪随山回,修竹隐深寺。
”她的名字大概取自此处,也或许取自宋代韩淲的一首《点绛唇》词:“竹隐博识,夏凉日有清风姿。
苎衣绳屦。
鹤发空相顾。
翠扑流烟,又向溪翁去。
青山路。
要当同住。
长古无尘处。

陈竹隐命运多舛,先后丧父丧母,靠着一腔孤勇,考上北平艺术学院,成为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爱徒,同时还兼学昆曲。

朱自清用71封情书,追到了对他仰慕已久的陈竹隐。
走进婚姻,欢迎她的不再是浪漫美好,而是现实的噜苏平淡。
她首先成了一大群孩子的后妈。
漫永生涯里的困苦窘迫,战乱中的颠沛流离,缺钱少粮发愁生存一贯是进行时。
朱自清病逝后,她毅然用双肩担叛逆务,顽强地朝前走。

这个安然恬淡的女子,生平活得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既像竹子一样平常坚韧,又默默哑忍了太多太多。

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
冰心从小打仗中国古典文学,她喜好唐诗,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有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句诗让她一见爱慕,她便给自己取笔名“冰心”。

冰心的觉得是敏锐的,笔触是细腻的,她的作品充满童心和自然,措辞俏丽而亲切,让人得到温暖和爱,这些都贴合了“冰心”二字的原始意义。

婉,柔美的女性;莹,美玉的光泽,她的原名婉莹也有晶莹明透之意,与笔名“冰心”可谓相辅相成了。

王剑虹(右)与丁玲

王剑虹

王剑虹,瞿秋白的第一任妻子。
她的原名是王淑璠。
其父王勃山是辛亥革命期间的老同盟会会员,富有学识,且善诗文。

1920年冬,父亲带她到上海连续读书深造,临行前,父亲认为她的名字不足响亮,就根据墨客龚自珍的《夜坐》中的诗句:“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给女儿改名王剑虹。

俏丽如玉的女孩,神往如虹的剑气,这个名字是她真脾气的表明。
几年前的五四运动中,王剑虹就成为学生领袖。
在与守旧派论辩时,她临机应变,言辞锐利,气势夺人,被好友丁玲誉为一团烈火,一把利剑。

王剑虹和丁玲一起入上海大学读书后,最爱听瞿秋白讲授的俄罗斯文学。
课余,瞿秋白喜好和她们谈天,在日日的打仗中, 王剑虹和瞿秋白暗生情愫。
可惜婚后他们的幸福光阴很短暂,仅仅半年韶光,王剑虹身染肺病,离开人间,就像天边那一道彩虹般消散了。

宋清如

宋清如,她的名字清澈如许,大概出自朱熹的《不雅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她的诗被施蛰存称誉为“如琼枝照眼”,她在新诗上的贡献每每被莎剧翻译家朱生豪的赫赫声名所粉饰,由于众人知道宋清如更多是源于朱生豪。

宋清如家境殷实,幼年接管学堂启蒙,及至年长,向家里抗议“我不要结婚要读书”。
1932年,她如愿进入之江大学,在“之江诗社”碰着了“之江才子”朱生豪。
之后十年,战乱岁月,热恋中的两人多以鸿雁传书,诗词酬答来互诉衷曲,排解思念。

1942年,他们在上海结婚,词人夏承煮给这对新人题八个大字“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可惜,这位译莎才子的生命非常短暂,年仅32岁就因肺结核早早逝去,他们的婚姻生活只坚持了两年,稚子才1岁多。

朱生豪生前寂寂,去世后成名,是宋清如整理并陆续完成了“莎剧”这部皇皇巨著的全部译稿,还让其出版面世。
她活着的唯一情由,便是走完他留下的路。
她一个人走完余生的几十年,再没有一个人能走进她的内心天下。

赵萝蕤

赵萝蕤,青翠高洁,一个买卖盎然的名字。
父亲赵紫宸是中国的基督传授教化者,为她取的名字典自李白《古风其四十四》:“绿萝纷葳蕤,环抱松柏枝。
”他希望爱女活得像蓊蓊郁郁的绿萝般,希望她活气盎然,人生写意。

赵萝蕤,是翻译家和比较文学家。
她7岁就读于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学校,16岁考入燕京大学,20岁考入清华外文研究所。
这样一个容貌出众、才情过人的灵秀女子,忽略浩瀚追求者,选择和陈梦家结为夫妻。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他们的民气理当是安稳顺遂的。

不料年夜难之中,她和丈夫饱受摧残,历尽折磨,丈夫不堪凌辱自缢身亡。
曾经她因翻译《荒原》,成为翻译界的传奇,谁料不得命运眷顾,她的天下竟坍塌成一片孤寂的荒原。

郑愁予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郑愁予之名取自南宋爱国墨客辛弃疾《菩萨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郑是正的谐音。

“我达达的马蹄是俏丽的缺点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们从这首《缺点》开始打仗墨客的诗,莲花、青石、古道、柳絮,落日向晚、窗扉紧掩、春帏不揭,每一个意象都被诗意点缀。

郑愁予的诗极具美感,有淡淡的伤感,读了让人怦然心动,哪怕多年过去,也难以忘怀。
愁予这个名字,也与他的墨客身份,完美交融。

本文诗词与名字的对应,或确定,或大概率,只为发掘名字之美,乃一家之言,个中不敷,还望示正。

诗友们,看完这些,您还有补充的吗?欢迎留言互动吧。

-作者-

溪月弯弯,愿用厚重作纸,清淡作笔,书写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