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网9月4日讯(通讯员 逯秋 旖馨 张瑶 陈咏)“我正在学画四川的地理图,李白离开出生地之后到达的第一个省份便是四川,这里的地形像一个盆,比阁下的地要低很多,李白走到四川的峨眉山,写下了这首《峨眉山月歌》……”南京市建邺区茶亭社区的李雨灿小朋友,向小伙伴讲述“上课”学到的新知识——文学地理图。
4日,从扬州大学文学院获悉,暑期,大学生为各地小朋友打造特色教室,包括李雨灿在内的浩瀚小朋友,都感到既有意见意义,又有收成。

看舆图

“画”唐诗

理解到,“文学地理课”是该院“伴君行”实践团队为社区小朋友打造的特色暑期课程,课程把小朋友们学到的古诗文和祖国的大江大河、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勾引孩子们感想熏染古诗文名句背后的真实与鲜活,将抽象的古诗文落到实处。
“让古诗文与地理结合,让脑筋里的知识‘有迹可循’。
”团队成员陶逯秋见告,希望用一种新颖的办法继续中国古典文化,从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古诗词的种子。

视频|李白的诗可以这样读哦蜜斯姐上文学地舆特色课引领孩子们常识跨界

据悉,“伴君行”团队进行了线下活动,暑假里,小朋友们上课仍旧收视反听。
课上,小朋友们时而聚精会神地学习描绘舆图,时而手舞足蹈地随着老师“舞诗”,时而略带迷惑地提出地理位置变换的问题。

教室上,李雨灿小朋友拿起画笔,把自己对《峨眉山月歌》的理解画成一幅幅图画。
课后,苏粼小朋友悄悄见告,实在有一部分古诗他们早就学过了,但并不知道背后墨客们的“足迹”,志愿者姐姐们用“画舆图、学地形、看阵势”的方法,让古诗变得生动,她以为超级有趣,也更加喜好古诗文了。

“伴君行”团队成员蒋颖说,今年由于疫情,暑期社会实践较难开展,紧张以云模式为主,他们在保障学生康健的同时,设计了小范围的特色线下课程,引领孩子们打仗新鲜的知识跨界办法,“希望我们能够一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用知识交融的办法意见意义学习古诗文。

校正 盛媛媛

编辑 :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