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1.xìn。
1)含义。
(1)信件;书信。
(2)老实不欺:信守、信物、信货、信用、信誉、信誓旦旦。
(3)凭据、凭据:相信。
(4)屈服、不疑惑:信赖。
(5)放任;随意:天花乱坠。
(6)信息、微信。
(7)信水(A女性月经别称。
B.丈量河水称谓)。
2)同“芯”:3)姓。
常见大姓,略。
名人有:信义,古代著名将领信孝慈;北魏期间的皇后信爱;北齐的信都芳;隋代高僧、三阶教创始人信行。
4)用于人名、称谓:如:魏无忌信陵君。
邹信:中国汉代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被誉为“汉高祖之子”和“古代军事家中的精彩人物”。
庾信〔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期间文学家、墨客〕;党信:唐代的著名墨客和文学家,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李信:今南杞县人,明朝将领之一。
4)地名。
(1)古地名:信安,治今广东省高要市;信都:A.古国名,汉高帝置,在今河北省东南部与山东省德州相临一带。
B.古县名,在今河北省邢台西南。
C.旧县名,在今广西贺州市一带。
信州:A.南朝梁设置,治今奉节东,后改夔州(治今奉节老城)。
B.辽泰开初置,在今吉林省怀德西北一说在今辽宁铁岭东北。
C.唐代置,在今江西省上饶市一带。
D.今江西省上饶市有信州区。
(2)现地名。
河南省信阳市;江西省信丰县;广东省信宜县;甘肃省崇信县。
5)水名:信江,即上饶江,在今江西省东部。

2.shēn。
1)含义。
(1)同“伸”,伸展:信直、信开。
《集韵•真韵》:“伸,经典作信。
”阮元《十三经注疏订正记》引陆德明《经典释文》曰:“信,本又作伸。
”贲信:奋然跃起貌。
《易经·系辞下》:“往者屈也,来者信也。
”《荀子·左宜右有的君子》:“靡所不信(“伸”,伸直。
沒有不伸直的時候,即君子在任何情況下都大公至正。
)”《汉书·司马迁传》(卷六二·报任安卿书):“乃欲卬首信眉(昂首伸眉。
形容意气昂扬,分歧流合污),论列是非。
”《屈而无信》(见《初中文言文大全》):“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能信,非疾痛害事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活着界舒展大义)。
(2)古通“申”。
陈述;表白。
略。
2)用于人名。
《周礼•春官•大宗伯》曰:“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shēn)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在这里,“信(shēn)”通“伸”(伸睁开),与“躬”相对。
信圭,即侯爵的“符”。
《周礼•春官•大宗伯》:“侯执信圭;伯执躬圭。
”郑玄注曰:“信,当为身,声之误也。
”(1)赵执信:清代墨客。
山东益都颜神镇(今属淄博)人。
康熙时进士,官右赞善。
因在“国丧”期间不雅观演《永生殿》被革职。
赵执信字伸符,其名、字当源于此。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载文《赵执信名字的读音》,丁鼎在《语文培植》(1998年第3期)载文《赵执信名字的读音》,陈汝洁 刘聿鑫在《文史哲》杂志(2009年第5期)载文《王士禛、赵执信反目原形考》,均持有上述不雅观点。
赵执信……执:音shēn。
(2)朱执信 原名朱大符,字执信。
原籍浙江萧山,生于广东番禺。
近代民主革命家。
张茂荣在《岭南文史》杂志(1994年第3期)载文《朱执信名字的读音》,写道:“有文艺广播节目,把朱执信名字中的‘信’字读作书信的信(xin),这是是不对的。
精确的读音和用义应是‘伸(shēn)’。

误例:

①《现汉》《辞海》均有上述2音义。

原创人名赵执信朱执信的信读shēn修改稿

②因“庚”“庾”长得像,史估中有的误写为“庚信”。

③赵执信误读:《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载文《赵执信名字的读音》,写道:“赵执信: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
笔者偶过博山,与当地故老谈起赵执信这位乡贤,他们险些异口同声地把‘赵执信’读为赵执xìn。

④朱执信误读:吴珏在《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0期)载文《朱执信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写道:“‘南陈(独秀)北李(大钊)’,实在,朱执信要比他们早。
还有,其名字中的‘信’发音应为‘shē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