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
向来玩事每欣逢,老去相忘更客中。
天下山河清影在,人间风雨此宵同。
孤鸾夜泣菱花暗,老兔秋悲桂子空。
料得嫦娥念摇落,不教无酒对征篷。
沁园春 其二十一 中秋约僚佐不雅观击圆,登怀远,用前韵
唤曲生来,与常娥约,从太守游。
把玉箫声寄,萧关短笛,霓裳曲换,清塞重裘。
桂影飘摇,桐阴立尽,多少征人霜满头。
油幢暇,不掀髯一笑,辜负中秋。
斗杓矗处中州。
还有解闻鸡起舞不。
看鸣弦中鹄,穿杨电激,飞球戏马,策箠星流。
绣帽归军,玳簪环客,薄晚同登庾亮楼。
浮生事,是几番玩月,何苦多愁。
水调歌头 其十二 甲辰中秋和傅山父韵
幻出广寒境,罗袜净无尘。
素娥风格分明,玉骨水为神。
手揽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阅尽古今人。
对影且长啸,一酌瓮头春。
千万顷,琉璃色,楚天清。
庾楼袁舫何事,汩汩主和宾。
但见老蟾无恙,不管镜圆钩阙,寒暑任相更。
此夕幸无雨,何惜放颜醺。
水调歌头 其二十五 辛亥中秋和陈次贾,用坡仙韵
万里净无翳,一镜独当天。
老蟾痴兔顽甚,阅世几何年。
任尔炎凉千变,不改山河一色,爽气逼人寒。
何必乘槎去,直到斗牛间。
叹常娥,元不嫁,只孤眠。
古今遗恨,不能长似此宵圆。
我有竹溪茅舍,办取金风玉露,一笑四并全。
细和坡仙句,低唱教婵娟。
喜迁莺 乙未中秋同诸北客玩月于颍州之南楼(1235年)
轻云暮卷,望澄空如水,千里一碧。
菱镜冰悬,桂轮玉碾,喜见中原秋色。
老蟾炯炯无翳,阅尽尘寰今昔。
堪恨处,度霓裳曾到,永生宫阙。
坐客。
休嗟叹。
看此清光,天岂限南北。
便好乘风,为持玉斧,修取山河如一。
西湖旧时花草,会遣孀娥重识。
从今去,举太平玩事,长如今夕。
八声甘州 其八 中秋小集无月
问孀娥、僝僽厌看人,唯复厌人看。
正凉宵准拟,招延素魄,抚慰苍颜。
廉纤梧桐小雨,吹彻玉箫寒。
仿佛山河影,只在云端。
又似去年今夕,枉教人愁怅,立尽阑干。
想菱花尘匣,干瘪女乘鸾。
恨无从、一登天柱,约宾朋、随分荐清欢。
持杯祝,老蟾无恙,留待明年。
临江仙 甲寅中秋和刘舍人赏月
同此三秋端正月,地高先得光辉。
分明出生玉琉璃。
不妨人未老,长与月相期。
我有芳尊供玩事,从渠魏鹊无枝。
直须饮到五更时。
大家眠玉界,莫羡宴瑶池。
水龙吟 甲寅中秋
楚乡三载中秋,倚楼辄值萧萧雨。
澄空向午,廉纤数点,又疑虚度。
卷起云鬟,掣开妆鉴,喜瞻眉宇。
问常娥丰貌,间何阔矣,元不老、只如故。
见了悄然无语。
但令人、不堪怀古。
老蟾应记,旧时人物,孙刘陶庾。
俯仰皆空,阴晴何恨,芳樽频举。
问他年,忆取今宵,人如许、月如许。
一剪梅 乙卯中秋(1255年8月15日)
人生能有几中秋。
人自多愁,月又何愁。
老娥今夜为谁羞,云意悠悠,雨意悠悠。
自怜综迹等萍浮。
去岁荆州,今岁渝州。
可人谁与共斯楼,归去休休,睡去休休。
水调歌头 其二 长沙中秋约客赏月
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
凉宵将傍三五,玩事若为酬。
人立梧桐影下,身在桂花喷鼻香里,疑是玉为州。
宇宙大圆镜,沆瀣际空浮。
傍谯城,瞻岳麓,有巍楼。
不妨举酒,相与一笑作遨头。
人已星星华发,月只团团素魄,几对老蟾羞。
回顾海天阔,心与水东流。
后中秋 宋末元初 · 马廷鸾
七言律诗
金风吹彻玉箫寒,志士悲秋思万端。
千古悲惨更馀闰,百年圆缺又重看。
清辉照胆浑无寐,苍昊催人自鲜欢。
斗酒属公今夜看,只亏些子莫长叹。
次韵李通甫赋中秋 宋 · 高斯得
秋容满苕溪,天籁生菌阁。
幽怀对萧辰,意味更冲泊。
招朋倾一盛,相与慰牢落。
抵掌谈世事,亦可资一噱。
须臾白玉盘,高挂青绡幕。
赏心与景会,喜极悲还作。
渺然望西南,慨想旧猿鹤。
岂无首丘情,归去事耕凿。
奈何朝廷上,聚铁方铸错[1]。
弃置勿复道,洗盏更深酌。
我老倦吟诗,无悰游记乐。
故人诗筒来,晨檐有鸣鹊。
中秋独坐有感
三年三中秋,月作一样奇。
清贫不设客,老倦不吟诗。
今年更悲惨,儿孙锁秋闱。
独坐南窗下,兀兀如孤罴。
追思欢娱地,无如少壮时。
尚记壬辰岁,鹤山靖州归。
八月十五夜,月华散前墀。
诸父秋山阁,群从幽芳池。
赋诗各分韵,醉墨纷淋漓。
鹤山读我句,终夜相嗟咨。
明朝操纸来,倾倒里中儿。
一往三十载,坐念心生悲。
前辈已彫谢,诸兄亦无遗。
奇孤一身在,流落天之涯。
明月如昨日,而我鬓成丝。
天人固异分,何烦涕交颐。
又中秋分韵得处字
西风涤残㶼,秋水静如滤。
客心悲未央,感兹年芳去。
聊携池上酌,相与豁烦虑。
我殽楚以陈,曾未举前箸。
延首视太清,飞娥已来御。
屏翳虽放纷,不敢捩眼觑。
清辉岂不佳,祇益畸人苦。
故乡值良辰,辄与亲密醵。
飘蓬随天风,异县不可据。
明年看清光,那知又何处。
[1] 自注:时余晦将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