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诗谱上曲,读起来是词美情柔,唱起来便是荡气回肠,普通的言语,平实的曲调,却将灵魂深处的冲动演绎了出来。
左是浪漫,右是情深。

这便是诗与歌结合的魅力。
由于诗,歌变得回味无穷;由于歌,诗也会变得念念不忘。
每次读到,听到,便如故友般的相逢,诉说着那刻在心底的故事。

徐志摩与林徽因

本日,我们就来一起回味下,这种令人沉醉的藏在歌中的诗,当代诗。

徐志摩有时胡适欲望你更喜好哪一首

《有时》是当代墨客徐志摩于1926年5月创作的一首诗词。
此诗紧张是墨客对人生、情绪的深切感悟,墨客于个中表达了对爱与美的消散的感叹,也透露出对这些美好情愫的眷顾之情。

此诗并非只是一首大略的爱情诗,它更是一首对人生的感叹曲,充满情趣哲理。
全诗两段十行,高下节格律对称,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

徐志摩《有时》

作者: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畅──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希望》

作者: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着花好。

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日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东风回,祝汝满盆花!

对付这首诗,可能《兰花草》这名字更为人所知,它是胡师长西席从前写的一首诗。
把对生命的期待与珍惜,描写的既清新朴实,又饱含深情。

后来,这首诗被台湾的陈贤德和张弼二人修正并配上曲子,同时改名为《兰花草》,从而广为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