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拍浮》,虽然题材上跟苏轼的《水调歌头》不一样,但两者都可以说是这个词牌下最经典的词作。本日我们就来欣赏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拍浮》。
水调歌头·拍浮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纵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此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天下殊。
这首词是毛主席1956年察看武汉长江桥时所写,毛主席在察看时,三次在长江中拍浮,这首词便是写他老人家拍浮时的体会和察看时的感慨。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纵目楚天舒。
楚,武汉属古楚地。舒,伸展,开阔。
这几句是说:才喝过长沙的水,又吃过武昌的鱼,横渡万里长江,纵目眺望古楚地的天空,天空格外开阔。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宽馀,即空隙安适。
畅游长江,不顾大风劲吹猛浪击打,比在空旷的庭院中闲步还洒脱,本日心情非常畅快。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此夫!
《论语·子罕篇》有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毛主席这里用《论语》中的成句,化用得天衣无缝。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风樯[qiáng]:樯,桅杆。风樯,借指帆船。
龟蛇:指龟山和蛇山,蛇山在武昌城西长江边,龟山在它对岸的汉阳。山本来便是静的,但从字面来说,龟蛇是动物,本是能动的。毛主席这里的“龟蛇静”是字面意义与表达意义领悟在一起的,它传达出在看到武汉长江大桥这样的宏伟工程之时,万物都仿佛静了下来,不敢肆意妄动。
天堑[qiàn]:堑,沟壕。据《南史·孔范传》记载,隋伐陈,孔范向陈后主说:“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
这几句是说:风吹船动,龟山蛇山静立,宏伟的蓝图在这里展开,一座大桥飞越长江南北,曾经的天堑,现在变成了可能通达的道路。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天下殊。
巫山云雨:典出宋玉《高唐赋·序》,楚怀王在游云梦泽时,曾在梦中碰着巫山神女,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毛主席用的是字面意思。
末了这几句是说: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筑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大水,让三峡涌现平坦的水库。如果当初的神女还在的话,她应该会惊异天下已经不一样了。
毛主席的这首词,有他一向的豪情壮志。像“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表面写拍浮时面对的自然风骚,实际隐含着面对人生风浪时的自傲与超然,非常勉励民气。
毛主席的这首词,在用典时,也超越了古人的狭隘意义。古人在用孔了的“子在川上曰”的典故时,常日是悲观地哀叹光阴的逝去,而毛主席却多了一层珍惜光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同时,古人用“巫山神女”之典时,常日都是用来写艳情,而毛主席却说,神女看到这个天下的变革,该当感到惊异,这已经超越了原典的意义,但是却不牵强,由此可见毛主席诗词中用典之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