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挥戈退舍不[2],
半规模糊在金牛[3]。
远衔残影红妆敛[4],
近带余光翠欲流[5]。
葵藿初心犹向晚[6],
桑榆暮景不知秋[7]。
天涯欲落未落处,
照破行人万种愁。
首联用“挥戈向日”的典故来形容金牛山的气势,引出金牛山的落日。颔联写景。金牛山远衔着的落日,像艳丽的花卉聚拢在一起;近处照射着落日光芒的地方,翠色欲流。颈联、尾联抒怀。葵花向日,本性所致,定会从早到晚;朽迈之年,不要在意秋日来临。天边太阳快落下的时候,照破多少随处为家的人的忧闷。
[1] 金牛落日:《县志》:“去县六十里,峰峦叠出其奇。山工于秀,成此嵌巉,夕阳织绘,状态多端。”《嘉靖常德府志·艺文》卷十九,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据嘉靖刻本景印。
[2] 挥戈:“挥戈回日”的省称。比喻打消困难,旋转危局。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传说周武王率领诸侯讨伐殷纣王,旌旗飘扬,杀声四起,战斗非常激烈,周武王的部下鲁阳公愈战愈勇,仇敌望风披靡,眼看天色已晚,鲁阳公举起长戈向日摆荡,吼声如雷,太阳又倒退三个星座,规复了光明,终于全歼了敌军。退舍:退却;退避。《韩诗外传》卷六:“庄王受节,旁边麾 楚军退舍七里。”
[3] 半规:半圆形。有时借指太阳或玉轮。 南朝·宋·谢灵运《游南亭》诗:“密林含余清,远峯隐半规。”
[4] 红妆:比喻艳丽的花卉等。唐·孙逖《和常州崔使君〈咏后庭梅〉》之一:“弱干红妆倚,繁喷鼻香翠羽寻。”敛(liǎn),聚拢。
[5] 余光:指落日的光芒。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八:“灼灼西颓日,余光照我衣。”
[6] 葵藿(huò),单指葵。葵性向日。古人多用以比喻下对上赤心趋向。《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向之者诚也。窃自比于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初心:本意。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既不契于初心,死活永诀。”向晚:天色将晚,傍晚。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一:“残霞雌霓,起于几席,斜日向晚,湖风生凉。”
[7] 桑榆暮景:夕阳斜照桑榆时的薄暮景象。比喻垂老之年。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教子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