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据毛先舒考证:《蝶恋花》是商调曲,调名出自梁朝简文帝萧纲乐府《东飞伯劳歌》二首中的第一首:
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
谁家总角歧路阴,裁红点翠愁民气。
天窗绮井暧徘徊,珠帘玉箧明镜台。
可怜年几十三四,工歌巧舞入人意。
白日西落杨柳垂,含情弄态两相知。
取诗中有“翻阶蛱蝶恋花情”句作为词牌名,其词始于宋。《乐章集》注:小石调;赵令畤词注: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
《凤栖梧》, 宋·彭乘 《墨客挥犀》卷四:蜀路泥溪驿天圣中(天圣(1023年-1032年十一月)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北宋利用该年号共计10年。),有女郎卢氏者,随父往汉州作县令,替归,题于驿舍之壁。其序略云:“登山临水,不废于讴吟;易羽移商,聊缘于羁思。因成《凤栖梧》一阕,聊书于壁。后之君子览之者,无以妇人窃弄文字为罪。”词曰:“蜀道上苍烟霭翳。帝里繁华、迢递何时至。回望锦川挥粉泪。凤钗斜亸乌云腻。钿带双垂金缕细。玉珮玎珰,露滴寒如水。从此鸾妆添远意。画眉学得遥山翠。”按律,即《蝶恋花》。这也是称一首词为一阕的最早记录。
这个词牌佳作无数,个人最喜好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号称一曲伤春词,肠断多情女。
苏轼在杭州曾收一侍女名朝云,后收为妾,侍奉苏轼二十三年。朝云俏丽贤惠,长于歌舞,陪伴苏轼颠沛流离,沉浮官场,历经无数困难,承受无数打击,是苏轼嫡亲至爱的患难伴侣。在惠州,一日,苏轼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于是,苏轼请朝云歌唱《蝶恋花》词。朝云唱了几句,忽然歌喉哽咽,满目噙泪,苏轼问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的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说罢禁不住潸然泪下,泣不成声,自此,朝云终日惆怅,不久抱病而终。便是这首《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钦定词谱》认为是冯延巳词中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
但据宋朝何远《春渚纪闻》和张耒的《柯山集》记载,《黄金缕》的来历确实其余一个版本:“司马槱(yóu,字才仲)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司马光堂兄弟的孙子。科举及第,调入关中第一幕官。刚刚到洛下住下来,白天就做了一个梦,恍惚间见一个穿着古时衣服美女,走进他的帐中,手执檀板在歌唱:“家在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燕子又将春色去,纱窗一阵薄暮雨”。只唱了半阕就要离开。司马槱非常喜好这首词,因而讯问曲名,说是《黄金缕》。并且见告他说:“往后我们会在钱塘江上相见。”五年后由于苏轼的举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赐同进士出身,司马槱被任命到杭州做秦少章(秦少游的弟弟)的幕僚。司马槱就详细地向秦少章说了自己的梦境,并把这首词续写了下阕:
家在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燕子又将春色去,纱窗一阵薄暮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去处,梦回明月生春浦。
司马槱每天晚上总是梦见一个俏丽的姑娘与他睡在一块,快活得像神仙一样。同寅们见告他说:“你屋子后面便是南北朝期间著名的妓女苏小小墓,难道是妖精吗?”不到一年,司马槱就病去世了。因司马槱词中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故别号《明月生南浦》。
此调本名《鹊踏枝》,其杂言体由宋晏殊自敦煌曲子词改今名。
因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帘》;
韩淲词,有“小雨吹沼泽”句,名《小雨吹沼泽》;
贺铸词,名《凤栖梧》;
李石词,名《一箩金》;
韩元吉词,名《鱼水同欢》;
沈会宗词,名《转调蝶恋花》。
别号《桃源行》、《望长安》、《桐花凤》、《江如练》、《西笑吟》。
《词谱》卷一三列冯延巳“六曲阑干偎碧树”一首为正体,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同,各五句四仄韵。又列别体二种,个中宋石孝友“别来相思无限期”一体,上片叶两平韵两仄韵,系平仄韵通叶。
冯延巳《蝶恋花》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六曲栏杆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
◎●⊙○○●● ⊙●○○ ◎●○○● ⊙●◎○○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 ⊙○◎●○○●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
◎●⊙○○●● ⊙●○○ ◎●○○● ⊙●◎○○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 ⊙○◎●○○●
沈会宗《转调蝶恋花》:
渐近豪门喷鼻香夹道。一片笙歌。践约楼台杪。野色和烟满
◎●○○○●● ◎●○○ ⊙●○○● ◎●○○●芳草。溪光曲曲山回抱。
○● ⊙○◎●○○●
物华不逐人间老。日日东风。在处花枝好。莫恨云深路
◎○◎●○○● ◎●○○ ●●○○● ◎●⊙○◎难到。刘郎可惜归来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