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神。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朝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最近热播的清平乐,原来是小说《孤城闭》改编的。
里面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断港绝潢的徽柔对着跟随她的内臣怀吉说“怀吉,我们都被困在这里了。
”无力去和时期与命运抗争,但他们用另种办法打破孤城之闭,那便是看起来悲惨但实际升华的爱。

最早涌现孤城的诗,是南北朝庾信经由曹植的墓。
那才华盖世才高八斗的曹植,由于父亲是曹操,以是他得到良好的教诲,爆发惊人的才华,但同样由于是曹操的儿子,他的才华终极压抑于现实,被哥哥曹丕所忌惮,郁郁而终。

古诗词中的孤城与孤城闭你看到哪首你喜好哪首

“雁与云俱阵,沙将蓬共惊,枯桑落古社,寒鸟归孤城。
”庾信看到的是曹植生前去世后的寂寞和荒凉。
惊世才华不为展现,犹如困在孤独荒凉的边城里。
就南北朝时期的孤城,就已经隐喻了人生的某些绝境。

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这描写了现实的孤城,成为千古不朽的名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东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用一种极开阔的笔,描写了唐朝西北孤独的关隘。
唐朝尚武,这也是历史和现实造成的现状,通过大量的征兵戍边,保障国土安全,唐朝的边患多,西方,北方,有大量彪悍的游牧民族,从汉朝就不断侵扰中原。
可以说唐朝的繁盛,是和这些戍边守土的将士分不开的,他们在高原地区,在群山峻岭,守一个又一个的咽喉要道,所谓的孤城,便是军塞,它们空悬在峭壁绝壁之间,造诣着大唐的铜墙铁壁。

东风不度玉门关是写实,高山高寒地带,从太平洋吹来的东风水气,怎么会到达?

这里有着将士守边的艰巨卓绝,在这样的地方,吹尽了春天的杨柳曲,杨柳也不会萌芽,但是将士们仍旧用春天的歌曲和歌舞缓解思乡。
我们何须怨杨柳不萌芽,这本来便是春天不到的地方啊。
既年夜方,又悲壮。
这是绝境绝域里的现实,坚守与寒苦同在。

这首唐朝初年的诗,有着苦情,但难以粉饰唐风的雄浑。
但是后人不断的传诵中,却忽略了军营的背景,是真正带着怨了,由于多难多难的国家,何时朝廷的恩赏,是真正落在那些用生命守卫国土的下层士兵?

孤城在唐朝大多是指散落在漫长边疆线的军塞,或者荒凉的城池。

“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

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
”唐朝戎显《塞上曲》

唐朝在碎叶设有军事重镇。
听说李白就出生在碎叶城。
这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最远的一座军事城堡。
那么现在它在哪里呢?在本日的吉尔吉斯坦都城以东。

可以知道唐朝的碎叶城,是一座主要的军事关口,到了晚上会闭关。
说它是孤城也很形象,千里荒寒,只有这座带着军事性子的城堡,连接着交通要道,成为人烟轻微密集的地方。
而这一天的晚上,城门并没有关掉,四处有熊熊的大火,山上的士兵举着火把,穿着各种各样的口令,看起来热闹而紧急,原来是将军夜晚打猎,正准备进城门。

宋朝是一个边患不断的朝代。
而且北方的游牧民族势力强大,不断有游牧民族称帝,比如西夏,金国,蒙古。
宋朝也是一个不断计策紧缩的时期,从景象上来讲,宋朝没有唐朝那么温暖,北方少数民族水草贫瘠,靠着强大的武力,不断地蚕食宋朝。
如果说唐朝的边疆,将士存心,尚能守住,但是到了宋朝,所面对的是漫长边疆线上穷凶极度恶的侵略者。

所谓边塞的孤城,薄弱不能抵御强大的敌手,那种觉得,已经非盛唐可比。

范仲淹41岁那年去陕西延州,也便是本日的延安城,看到的是被西夏军队劫掠的城池。

“塞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神。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这可不是唐朝的将军,半夜打猎,碎叶孤城门来,迎来了丰收与喜悦。
这是宋朝已经被蚕食到中原边上的古延安城,在一片落日里,关闭劫后的城池,战役的疮痍和战事的紧张没有明写。

但是湖南飞过的大雁,都不做勾留,四年的军号角此起彼伏,在烟雾里,一座山中的城池闭上了门。
这是一种何等苍凉。

延州是本日的延安地区。
夏商周之时便是我们国家的固有国土。
在秦朝属于上郡,在唐朝属于关内道,但是到了宋朝初年,这里竟然成了边塞,被西夏盘踞了西北部。
一座中原城池,竟然成了战地孤城。
这真是叫范仲淹情何以堪。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座孤城实际是座危城。
薄暮里闭关,只是显得它更加薄弱。
范仲淹在此,身负着守关的重责,功绩未成家万里,但让贰心潮澎湃的恐不止于此,盛唐荣光之下,宋朝的官民,何以面对中国辉煌的过去和如今沉痛的现实?

东风不度玉门关,那情有可原,到底唐朝玉门关高原地带,这宋朝,朝廷政策并不真的看中守关,只一味求得面前太平。
范仲淹的将军白发,也该当是指的朝廷不给力吧。

孤城又指人生失守在某一困境无法自救的孤独。
每个人的心都是一座城,和外在做有机的联系。
每个人在人生里会碰着现实和心灵的双重困境。

但孤城并不是荒城和去世城。
孤城同时是危险和机会同在。

《清平乐》里,少年公主徽柔陷入了人生的困境,内臣怀吉以去世来声援公主。
虽然现实是一段不被认可的感情,但是人生如梦,爱是救赎亦是圆满。
这是《孤城闭》里心灵的阳光。

人生随时随地可能会陷入孤城的田地,只要心不去世,不放弃,总是活气。
中国便是靠着韧性走过几千年的风雨,人亦如此。

初衣胜雪为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