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角色上场最初开口的便是引子,便是引起来的意思。
念引子有工尺,但只于念。
引子的浸染是解释剧本大意,或先容人物出生,概括笼统,不着痕迹。
一样平常引子只念两句,如《文昭关》东皋公一上场念:“门外青山绿水,黄花百草任风吹。
”也有四句至六句的,称为大引子。

【坐场诗】角色上场念完引子落坐后,接念四句诗,称为坐场诗,也叫定场诗。
这坐场诗来源于说唱艺术,说唱中有大书与弹唱两种,都以诗词开场,概括阐述说唱故事的大意。
宋元戏剧是从说唱艺术演化来的,在杂剧称“楔子”,到传奇称为“开场家门”,到皮黄戏曲则都改成诗,一样平常四句,干念,无工尺。
主要角色上场先念引子,再念诗。
如果二人或四人同时上场,则每每开口便念诗,二人者每人念两句,四人者每人念一句。
丑角上场数板,与诗近似。

【通名】角色上场诗念完后,就自己通报姓名。
如不念诗,只念引子,那么接着就通报姓名。
近代戏曲中一样平常都各自报姓名,但在元杂剧中,无论场上有多少人,只用一人代报。
如一家人,则家长一人先出场,自报姓名,顺便提到家属,报完名,然后再唤家属出来,家属出来就不再报名了。

【定场白】角色上场,念引子、诗和通报姓名后,就有一长段独白,名曰定场白,这定场白在昆曲、皮黄都用四六句,解释自己家世和本剧本折的详细情节。

戏曲百科  什么是戏曲中的引子坐场诗和定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