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多接地气的诗句啊!
墨客被降职处罚,心情忧郁。
在一贫苦人家借宿,受到主人的家人激情亲切招待。
安排他睡在暖烘烘的炕上。
听到狗的欢叫声,他明白,那是狗欢迎主人归来。
村落庄的夜晚,多少冲淡了他的烦懑感情。

国家干部白居易,吃饱喝足了,涣散步消消食。
看着大狗清闲的神态,不由得感叹:有时候,人活着不如一条狗。
狗尚且活得高枕而卧,逍遥清闲;而人,要受各类羁绊。

李白生平都在路上。
他游山玩水,结交名人雅士,王侯将相,过的是神仙般的日子。
他的诗句都带着仙气,一样平常人只有仰慕的份儿。
但他,偶尔也会写点带着烟火气的诗。
但这首诗中写狗的句子,远没有陶渊明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更有名,更接地气。

陶渊明不愧是山水田园诗的鼻祖,连李白这样的大咖,其山水诗,都要心悦诚服。
陶渊明寥寥几笔,鸡鸣狗吠跃然纸上,草木气息迎面而来。

二十首与狗有关的古诗作者中唯有最后那位才是诗坛爱狗第一人

刘禹锡在官场很不顺。
他由以前的地市级官员,被一贬再贬,成了乡政干部。
满腹才华,竟无用武之地。
不过,贰心态好。
没事就在乡野间游荡,赏赏山花,在溪水里洗洗脚,挺好的。

他的这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黄犬、赤鸡,便是一幅田舍画。
地主出身的刘禹锡,也变得务实了许多。

贾岛从前贫乏。
对付穷得没朋友的墨客来说,出行有一只大白狗相随,也能抚慰旅途的寂寞。
狗不择贫富,它只会忠实于自己的主人。
曾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一个托钵人抱着心爱的狗,坐在路边。
一个空空如也的人,却拥有一只不离不弃的狗朋友。

真该给狗的忠实点个赞!

同好多颠沛流离的墨客比较,大墨客王维生平官运亨通,小日子过得很滋润津润。
他有很多韶光,游山玩水,抒发闲情逸致。
王维的诗多带有禅意。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清晨的太阳一出来,惊动了刚刚清醒的鸡和狗。
狗汪汪地叫。
没有过多俗事烦忧的王维,确乎有了渔夫入桃源的觉得。

杜甫是唐朝诗坛的顶尖高手。
他的爱国精神,忧国忧民的思想,深深地打动了许多人。
因而,他该当是最受人爱戴的唐朝墨客。
他的这首诗里,对狗见到主人归来的情态,和举动描写得很真切。

看来伟大的杜墨客,也是爱狗人士。

餍饫高卧的王维,彷佛更适宜养养宠物。
闲时,背动手踱着方步,身后跟一条虔诚的老狗。
让人很随意马虎想起,如今的退休干部,一副气定神闲,了无顾虑的样子容貌。

封建时期,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墨客如现在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样少。
有名气的女墨客,估计好比今的大熊猫还罕有。

薛涛是唐朝四大女墨客之一。
听说女人天生喜好小动物。
这句话不假。
这首写狗的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狗的喜好。
或许,在她眼里,家养的动物,可以宰杀,而狗不同,是值得宠爱,给人做伴的。

一个古典美女,抚摸着一个小狗狗的举止神态,是不是显得更加温婉动人?

其他男墨客,大都没带多少感情色彩,去写狗。
唯有薛涛,对狗的喜好,超乎众人。
女墨客薛涛,才是唐宋诗坛第一爱狗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