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姓名:汪诗庭(台湾地区)

作品名称:赤色系的秋分

学校年级:台北市民族小学 五年级

辅导老师:黄琼美

2024年童心源沪台青少年中华古诗文绘画大年夜赛第二期创作分享

创 作 心 得

秋日的叶子是暗赤色的

秋日的柿子是橘赤色的

秋日的烤地瓜是咖啡红的

连秋日的气温都是微微红

我换上了一身深赤色衣装

让自己变成秋日的一部份

赤色系的秋日........好温暖

学生姓名:王圣骅

照片名称:小满

学校年级:上海市黄浦区海华小学 三年级

辅导老师:郑蓓磊

创 作 心 得

在创作关于节气《小满》的绘画时,我先想象了这个时节大自然的变革。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麦粒开始饱满但未全满,田间一片绿油油,充满了活气与希望。
我决定画一幅田园风光,用鲜艳的绿色调描述茁壮发展的麦田,还有远处轻拂的微风和悠悠的白云。

小满是夏天的脚步声,是大地悄悄见告我们丰收的序曲。
我想画出这个节气特有的韵味,以是决定让一个穿着中国风衣饰的小女孩成为画中的主角。
我存心描述了这个小女孩,她穿着黄色汉服,预示着金黄的麦穗,看起来既古典又可爱。
她轻轻坐在饱满的麦穗上,就彷佛是大自然的精灵,悄悄地聆听着风吹麦浪的声音。
小女孩的脸上挂着温顺的微笑,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个天下的好奇和喜好。

为了营造小满时节的氛围,我用了很多温暖的色调,让人感想熏染到满满的希望和生命力。
我还特意在画中加上了只蜻蜓在花间穿梭,它劳碌的身影让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画画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彷佛也坐在那片麦田里,与中国风的小女孩一起感想熏染着微风和阳光。
这次创作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用画笔捕捉节气的美,还学会了如何将节气的意境融入到作品中,更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希望通过这幅画,让更多人感想熏染到小满时节的宁静与丰盈,还有那份纯洁年代的快乐与梦想。

学生姓名:潘承吟(台湾地区)

作品名称:秋分歌元丰

学校年级:上海台商子女学校 七年级

辅导老师:赵世富

创 作 心 得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童心源古诗文绘画大赛了,一贯以来我参赛的作品都因此村落庄为创作来源,这次的主题是二十四节气,我仍想以村落庄为背景,但这个二十四节气中要选哪个节气?我想了好久,我想画一个欢快的村落庄景象,我以为农夫一年辛劳农忙最期待最欢快的该当便是丰收,秋收冬藏,以是定下了“秋分歌元丰”这个主题。
身为都邑小孩对屯子的印象该当是十分模糊的,但我却对它十分着迷,那份宁静清闲的生活步调,清新的空气,每次去屯子都让我感到赏心悦目,因此而想把这份农忙热闹的画面呈现出来。

学生姓名:刘诺煊

作品名称:天净沙 秋思

学校年级:上海市浦东新区民办欣竹中学 六年级

辅导老师:陆金淳

创 作 心 得

本幅画作因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进行创作的,这也对应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
秋日草木的凋零,让我遐想到生命的朽迈与闭幕。
看诗句的布景:天色薄暮,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袅袅炊烟,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困难的前行。
夕阳逐渐失落去光泽,从西边落下,只有孤独的旅人流落在迢遥的地方。
本画便是以萧瑟的薄暮作为背景,再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作为反衬。
使愁情更为深切悲哀唯美。

学生姓名:中原

作品名称:谷雨•春耕

学校年级:上海市敬业低级中学 六年级

辅导老师:董李铭

创 作 心 得

我所创造的这幅作品汲取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精髓,着重表现了农耕文化与自然周期的和谐共存,着重强调了自然景不雅观与农耕活动的有机结合,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联系。
我透过笔触表现了初夏细腻的雨,象征着孕育万物的丰沛。
我画这幅绘画不仅仅是对中国农耕文化的美好展现,也是对传统节气聪慧的一次重新诠释与赞颂。

学生姓名:卢星彤(台湾地区)

作品名称:夏日炎炎吃冰乐

创 作 心 得

炎酷暑季太阳高挂,

翻来覆去不得清闲,

就算静坐不动也汗如雨下,

这时....

来碗搓冰沁凉解暑

吃得嘴巴笑心花开

学生姓名:容许

作品名称:立春•春江水暖鸭先知

学校年级:上海市曹光彪小学 三年级

辅导老师:李颖

创 作 心 得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我国民间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贯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成长,耕耘播种。
本次画作还结合了北宋著名墨客苏轼为僧人惠崇的画题诗中的“春江水暖鸭先知”,通过对鸭子感想熏染的揣测,把鸭子拟人化,像人一样知寒知暖。
画中既有桃花飞舞绿意盎然的春日美景,又有鸭子戏水父子踏青的活泼动态,动静和谐,寓意美好。

学生姓名:潘子墨

作品名称:亭下玉兰花开

学校年级:上海市七色花小学 三年级

辅导老师:周颍

创 作 心 得

皎皎玉兰花,不受缁尘垢。
玉兰,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古人说“文以修身”,我们学先贤文章、画作,在潜移默化中被超过千载的文化传承所传染,汲取他们的思想精华,提升自身的品质和教化。
就如这勃勃活气的白玉兰,应运而生,缓缓绽放。

学生姓名:黄诘翔(台湾地区)

作品名称:二十四节气

学校年级:上海台商子女学校 一年级

辅导老师:杜主欣

创 作 心 得

很愉快能够一边画画一边学习每个节气的知识,时令的变革都有它的顺序及特点,大自然的规律真奇妙!
在春季的节气我喜好用绿色及蓝色表达买卖盎然;夏季有芒果的黄色及酷热的火赤色;我最喜好的秋季有各种颜色、收成满满;冬季寒冷但又暖呼呼。
合营二十四节气诗,可以更好记得它的顺序,每个节气都独一无二,四季变革却又多彩多姿!

学生姓名:林佳彤

作品名称:清明时节

学校年级:上海远东学校 八年级

辅导老师:冯国合

创 作 心 得

清明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身在四月的清明节正是春芽萌发的时候,所到之处便是蓬头向上的生命力和那养眼的绿,为此,我选取了绿色作为主色调来表示清明节的特点。
喷鼻香浓苦甜青团味,作为清明节的一个象征,青团形状圆润,寓意为阖家团圆,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与春天的气息,作为清明节的标志物涌如今画面上再好不过了。
纸鸢更是必不可少,在《红楼梦》这部经典作品中,人们放纸鸢时将连着的线剪掉便是将不利给放走了,纸鸢轻飘飘地飞在空中就随风而去了,图画中的纸鸢采取了浓厚的中国传统元素,能够充分表示出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通过这次的绘画创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匆匆进了我的绘画水平,虽然用水彩来展示这么大的画面是我的第一次考试测验,但我战胜了困难,坚持了下来,完成了这幅较为满意的作品。
身为一名中国人,以绘画的形式来鼓吹我国的传统文化,我感到十分自满,希望中国的文化能被更多人瞥见,延续它永垂不朽的精神和特色!

学生姓名:许席纶(台湾地区)

作品名称:大暑 夏日山中

学校年级:台北市光复小学 三年级

辅导老师:樊修志

创 作 心 得

我很高兴能参加2024童心源二十四节气古诗词绘画比赛,我喜好夏天,由于夏天很热还能放暑假。
在二十四节气里,大暑是景象最热的时候,我就查到唐代墨客李白的《夏日山中》五言绝句,经樊修志老师讲解诗内容,再由樊老师教我写书法,小心翼翼把诗写上,并将诗里的情境画在纸上,把清凉的树荫与景象酷热形成反差,觉得好困难,我也尽力完成,心情就放松了!

学生姓名:施墨祎

作品名称:海峡春暖,童筝悠悠

学校年级: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黄浦梅溪小学 二年级

辅导老师:朱敏

创 作 心 得

“二十四节气”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贝,在海峡两岸共同传承。
个中,“立春”作为年头之节气,每逢立春时节,东风送暖,大地复苏,万物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气。

《海峡春暖,童筝悠悠》的“画语”意在展现海峡两岸孩子们欢畅愉悦的心情,娃娃们在放学后一起放鹞子,在这充满活气的时令里“唱啊,跳啊”,自由清闲地玩耍打闹,欢声笑语在空中回荡。
鹞子意为连接两岸的“纽带”,小火车则承载着两岸互换的义务,目标明确,向着前方武断前行。
此画表达了两岸同胞虽远隔重洋但心意相通,共有的文化根源和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让我们更加期待两岸关系如春天般发达向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