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薄暮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喷鼻香如故。
译文
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薄暮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却惹来浩瀚凡花俗朵的妒忌。纵然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杂诗
魏晋 ·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 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人生涯着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众人都可以视同为兄弟,何必一定假如亲生的同胞才是兄弟呢?碰着高兴的事就应该作乐,有酒就要约请隔壁共饮。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久看不到第二越日出。应该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
青春的日子随意马虎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以是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还没从俏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劝学诗
宋·赵恒
巨室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赏析
“黄金屋”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颜如玉”指代仙颜的女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实在列举这两者只是一种借代的说法,它们是一朝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后最具代表性的收成,这里也就代指出人头地。古代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求的便是一个出人头地。以是人们也就常用这句话鼓励别人或子女读书。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迪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用现代理念去阐明,读书便是接管教诲,教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节制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做事人群。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兵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劳终生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译文
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只管表面已经战乱纷纭。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管儒家思想的教养。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传入了砚池当中。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生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民气如良苗,得养乃繁殖;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线人失落精爽。
译文
人的心如同一颗优秀苗,只有得到精心的养护才能成长。 苗的成长须要泉水的灌溉,心灵则须要道德的教诲。 人一天不读书,心中就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一个月不读书,就觉得到耳朵和眼睛都不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