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不仅没有因被迫闲居而苦恼,反倒有摆脱官场骚动的愉悦。因此,在闲居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赞颂带湖风光和歌唱村落居生活的词篇。
下面这首《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便是个中之一,这首词没有奇句,不事雕琢,家长里短的话语,在辛弃疾笔下却那么真切,那么活灵巧现,那么耐人寻味。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宋代〕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雇主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这首词的大意是:
山园里有一望无际的松树竹林,傲然耸立,仿佛要连接到云天之上,我就隐居在这里,从今往后,所有的事都可以放下,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也该知足了。每当到了秋社敬拜的日子,就可以拄着手杖到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一份祭肉,倘若恰逢酿酒糟床里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还能相邀畅快淋漓地欢饮一场。
秋风吹遍,山园里的梨和枣子等果实都已经成熟了,这时就会跑来一群嘴馋饕餮的小孩子,手握着长长的竹竿,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子和枣儿。此时不要叫家人去惊动了那些小孩子们,就让老夫我,在这儿悄悄地不雅观看他们天真天真的样子,也是一种乐趣呢。
前两句是说郁郁葱葱的青松翠竹,与云审察连。生活在这青松、翠竹、白云间,辛弃疾怡然自足。
一“足”字,表达了词人对居住环境、生活的知足。
“拄杖雇主分社肉”两句写闲居的墨客亲自拄着竹杖,到村落东头主持敬拜的人家分回应得的一份社肉,而自家新酿的白酒恰好刚从糟床上榨出来。有酒有肉,足可醉饱逍遥。
“社肉”,古时乡俗,春秋两次祭地皮神,称社日,祭神结束后,会将作为敬拜品的畜生熟肉分给各家,以求降福。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秋日的西风吹熟了山园里的梨子、枣子,吸引了村落里的小孩前来“偷”果子,他们拿着长长的竹竿,在树下偷偷地打果子吃。
一个“偷”字,表现出孩子们小心翼翼的样子。他们拿着长竿,一边打枣打犁,一边四处张望,极其有趣。
结尾二句写墨客创造了这些顽皮的村落童,却绝不生气,反而命令家人:不要去惊动这些可爱的孩子!
他自己则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躲了起来,安闲地看着孩子们把刚熟的梨枣打摘个够。
秋风中,褐色的梨、赤色的枣挂满枝头,几个小孩踮着脚,手里的长长竹竿在树上晃来晃去;另一边的角落里,白发的“老夫”躲在静处,微笑着不雅观看这些孩子的“小把戏”。画面中一老一少,一动一静,妙极趣极。
陆游曾经说过,“身闲诗简淡”,辛弃疾的这首词,便是这五个字的绝妙写照,此词没有奇句,不事雕琢,家长里短的话语,在辛弃疾笔下却那么真切,那么活灵巧现,那么耐人寻味。真是词中妙手!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